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彼得大帝後之沙皇更迭權闘

        俄羅斯帝國於十三世紀在東歐崛起,歷經莫斯科大公國諸朝之大力經營發展,再經俄羅斯沙皇國諸沙皇之征戰擴張,逐漸建立一統之俄羅斯帝國。1613年羅曼諾夫一世就位,正式開啓縱橫歐亞三百年,影響全世界大局之羅曼諾夫王朝之輝煌世代。
        被公認為俄羅斯歴史上最偉大之沙皇,彼得一世於1696年結束與其兄長伊凡五世之共治沙皇時期,正式登上歷史所賦予之「彼得大帝」稱號之擴張年代。俄羅斯大舉向歐洲西境、髙加索南境.乃至亞洲西伯利亞東境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之超級帝國。
        彼得一世於1725年駕崩,依照歷史所謂之無形定則,皇權、皇位之更迭,亦陷入權臣、竉臣、外戚.禁衛軍之宮廷權闘之中。迄至1762伊麗莎白女王逝世,歴經三位女沙皇及兩位年幼少主沙皇,標誌著俄羅斯歴史上皇朝權力闘爭之髙峰期,自然亦成為其後諸多小說宮廷劇之重要題材。
        經過曲折詭譎歷程,終由彼得一世之皇后接任皇位,是為女皇凱蕯琳一世。其後四十餘年,再歴經安娜女皇及伊麗莎白女王年代,前者為彼得一世之姪女(共治沙皇伊凡之女),後者為彼得一世之女。其間之宮廷內爭故事,兄弟、叔姪乃至母女間之精彩情節,都成為歴史或野史之一部份。
        在歐洲歴史上,政績突出,引領時尚風潮,頗受歡迎敬重之伊麗莎白女王,於1762年,在位二十年後駕崩時,卻為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引發皇朝存續之現實難題,因彼得一世、伊凡五世皇朝一系至此,並無男嗣子嗣,僅有彼得一世外嫁歐洲霍爾斯坦.戈托普王朝的女兒之一位外孫,終由歐州迎回成為俄羅斯沙皇彼得三世,勉為延續羅曼諾夫王朝之皇祚。
        因而,部份歴史學者,有以伊麗莎白女王係最後一任沙皇,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於焉結束。彼得三世之後之俄羅斯王朝,應稱為霍爾斯坦.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個人或許基於對於俄羅斯乃至歐洲之歴史情懷,以及歐洲皇權之普遍衰落,倒是較偏向仍稱為羅曼諾夫王朝,而以一百五十年後之1917年,俄羅斯爆發共產革命,帝俄瓦解,尼古拉二世全家慘遭滅門殺害,作為羅曼諾夫王朝歴史之終結。

彼得大帝後之沙皇更迭權闘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208_093211.jpg

        德國大選结果於九月底即揭曉,經過两個多月之政黨協商,領先之社民黨,終於與自民黨、綠黨達成聯合政府協議,即將展開所謂紅、黄、綠三黨之聯合執政。

        德國政壇歷史上,聯合內閣頗為常見,惟各項政策理念、施政主軸互異之政黨,如何協調,建立共識,達成共同政綱组成聯合政府,常是漫長艱鉅之歷程考驗。上届梅克爾領導之基民黨,走過漫漫半年之组閣長路,方與社民黨達成数階段之談判,德國幾乎成為無政府狀態。而今,梅克爾劃時代之十六年統治,終於劃下句點,在德國留下令人激賞之政治成就,其個人施政魅力更為德國人民留下無限懷念去思。
 
        梅克爾交棒予社民黨領導人 Olaf Scholz,因他原即為梅克爾聯合政府之副總理兼财政部長,或可視為移交给自己副手。惟梅克爾長期領導基民黨,終未能將政權移交予同黨接班人 Armin Laschet,以延續基民黨領導的執政之路,在風光又温馨之告別儀式下,內心或不免有些遺憾。
 
        新政府新成員之自民黨,係德國政壇老政黨,過去曾參與基民黨之聯合內閣。本屆新政府則由黨魁 Christian Lindner 出任內閣重要職位财政部長。而異軍突起之綠黨,無疑是新政府之關鍵角色。該黨長期關注有關環境及生態永續議題,必將影響未來德國施政方向。
 
        綠黨主席 Robert Habeck,將出掌涵蓋經濟及環保事務之超級新部會。而另一共同主席,年紀四十清新素人 Annalena Baerbock 出任德國首位女性外交部長,可謂是本屆新政府之一大亮點。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124_121217.jpg

觀察追蹤多年的退化性白內障,在專業医師之建議下,進行了水晶體置換手術。

手術成熟,過程時間不長。接著是恢復調適期,慢慢調整色差、視差及對焦。

今天在小庭園,望著一株盆栽九重葛,突然發現花色有些不一樣。
 
同樣一朶花,時而大紅,時而紫紅。
 
今天心情不差,於是左右眼輪番閉合,玩起大红→紫红→大红→紫红的花朶变色小魔術。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00602_165610.jpg

        幾年前,我們安排了一趟北歐鐵道主題之旅,全程以鐵道交通為主,暢遊了北歐四國。而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旅程中,特別造訪了維京船舶博物館,對於千年以前,以木造工藝、人力操控之簡易船舶,竟能縱橫四海、進出歐陸之維京傳奇,頗為嘆服。
 
        作為歐洲之內海,地中海更是古來之政經中心,透過海上往來,商品貿易,形成海上霸權。羅馬帝國乃至熱那亞、威尼斯、腓尼基曾揚威歐洲大陸,在歐亞陸上交通之後,建立了中古海上霸業。
 
        回首十八世紀末,英國瓦特發明蒸汽機,乃至其後蒸汽輪船出現之前,幾百年之間,為了探索海洋,尋找新航線,爭奪殖民地,進入大航海時代。1492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519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人類真正邁入海洋世代,可通行三大洋五大洲。而所依恃之交通運輸,卻是人力或是主要靠風力所推動之帆船。
 
        除了海洋洋流研究之外,我們知道,由於地球之運動以及陽光之照射,使得赤道附近及南北緯30度附近,因氣流上升與沈降,分別形成低壓帶、高壓帶,造成低風帶、無風帶,再經地球自轉延伸為北半球右旋、南半球左旋效應,在南北半球幾個區間範圍,各形成固定風向之風帶。早期航海家即利用此不同風向之信風帶,大幅促進航海貿易之發展。當然,如船隻進入無風帶,則是挺麻煩的,甚至可能帶來災難,此即航海史上被稱為「馬緯度」之受困無風帶的故事。
 
        由於造船技術之提升,加上風帆動力原理運用之精進,得以打造性能優異之各型帆船。船隻由單桅、雙桅而多桅,風帆由單帆、雙帆而多帆,造就了海上龐大商船及武裝艦隊。即使在低風帶乃至逆風而行,均能機動操控,運作自如,建構了海上新世界。當年作為陸地之終點、海洋之起點的葡萄牙、西班牙更是一度國力鼎盛,形成海上霸權。而荷蘭精緻之造船技術,以及創新經營模式之荷蘭暨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隊,均在大航海時代留下輝煌之歷史軌跡。
 
        有日本學者,以海洋為中心詮釋人類幾千年歷史。認為「古代之海」地中海造就羅馬帝國;「伊斯蘭之海」印度洋成就了伊斯蘭商業帝國;「歐洲之海」大西洋催生了近代世界資本主義。而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是「二十一世紀之海」,全球即將邁入亜洲經濟飛躍之年代。吾人且拭目關注!

P1000247.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002.jpg

        前文《強權爭霸,極圈風雲》中提及,幾年前曾造訪世界最高緯度之麥當勞-位於北緯66度33分之芬蘭 Rovaniem 。後得接礎鳳傳來最新訊息,那家店依舊還在,但那極具行銷宣傳意味之封號,卻已被更深入北極圈的其他據點取代了。
 
        初聼到當年親訪令人回味的 Rovaniem 被讓位,心中竟然有一絲絲遺憾失落。取而代位的是位於北緯68度58分,大名鼎鼎的俄羅斯莫曼斯克。這個現今人口三十萬人,初中地理教科書早就提及的極圈內最大城市,心想以它的盛名不是早該篡位了嗎!當然,美式餐飲在俄羅斯北境開店,相關問題也不少吧。
 
        莫曼斯克深入極地,瀕臨北極海,由於地理位置優越,條件得天獨厚,冬天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港灣得以終年不凍,成為俄羅斯在北極地區最重要之軍港及商港,更是俄羅斯北境之戰略要地。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北極地區不再全年冰封,莫曼斯克更是進一步探索暨開發北極之關鍵據點。
 
        莫曼斯克除了是傳統北極航運之重要據點,更是熱門探討北極之新航道中,沿俄羅斯北境東航至亞、美交界白令海峽所謂「東北航道」之緊扼㸃。而由莫曼斯克向西不遠即跨越國界至芬蘭及挪威,在挪威狹長國土最北邊凸出海岬,有個知名的迷你小鎮-北緯71度10分之北角,以其位於歐洲大陸最北端之獨特地理位置,造就了地球小小角落之旅遊傳奇。每年吸引萬千遊客,從世界各地千里迢迢,前來朝聖。
 
        挪威北角,以其獨具的歐陸最北端之封號,順勢成為世界知名旅遊景點。惟整個歐亞大陸圍繞北極地區,亜洲部份更向北深入極地。個人學淺,較少聽聞有關歐亞大陸最北端之説。或許是俄羅斯政軍體制或者是客觀旅遊條件之故,也因而引出一題自我功課。
 
        歐亞大陸最北端㸃,在亜洲大陸西伯利亞北方,俄羅斯聯邦一級行政區 KpacHorpck  kPan 之 Taymyr 泰梅爾半島上,較挪威北角更向北移6度,位於北緯77度43分的切柳斯金角 Cape Chelyuskin。這個歐亞最北端點深入北極,隔着海峽與北地群島中之 Bolshevik 島對望,雖富涵自然資源,由於地處偏遠,除極地相關研究外,人煙稀少,而旅遊狀況就無法與熱夯的挪威北角相提並論了。

Kara_sea2CC.pn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女兒女婿推薦了一部電影,還特別提到內湖一家重新改裝的電影城,前幾天,不常看電影的我們,去看了一場原先完全沒有概念的電影「鎌倉物語」。

        這是一部日本片子,從片名的直覺印象,應該就是電影手法的城市行銷,以這個東京附近神奈川縣古都小城的景物文化為背景,敘述一段感人的情節故事,就像當年轟動一時的老電影「東京物語」


        沒想到,除了影片開頭的場景,約略帶到鎌倉優美景色,以及古色古香的街景,連鼎鼎有名的鎌倉大佛,也只在遠鏡頭下呈現寧靜肅穆的景象。


        原來這部片子以日本懸疑推理小說的方式,結合了動漫,採用大量的電腦特效,敘述一段超越現世今生,甚至橫跨陰陽兩界,處處充滿靈異鬼神,卻是那麼至真至愛的愛情故事。


        許多人喜愛靈異,偏好奇幻驚悚,這類電影也有一定的市場,我卻幾乎無緣。而這部以靈異為基本素材的電影,卻打破了我自己過去的印象,坦白說,它不像是一般的靈異電影。


        故事情節跨越陰陽兩界,處處神鬼妖怪,同樣有正反兩派,但無論是人際之間、人鬼之間、乃至神鬼之間,卻都是那麼合乎"人性",時時表露出彼此互動之真情,讓這個虛實並存的世界,變得如此自然和諧融合。現實世界中,讓人避之猶恐不及的「窮神」、讓人心驚觸霉頭的「死神」,在片中竟是那麼可愛溫馨祥和。


        電影製作運用美工及特效,打造虛渺的場景。陰陽兩界間之連接,黃泉國度之鋪陳,還有那死亡列車、天國之路、冥府終站,頗具巧思創意,沒有了過去陰森恐怖氣氛,呈現唯美畫面,更充滿了溫馨與陽光。


        片中結尾,真愛男女主角與天界大魔頭的對峙大戰,過程緊張刺激,動感十足,場面浩大,高潮迭起,想必讓喜好此道的年青人大呼過癮吧。我們也欣賞一場平常少見,極盡聲光震撼,可謂扣人心弦的電影特效表演。


        男主角堺雅人,可稱得上日本影壇紅人,前幾年,以銀行弊案及高層鬪爭為題材的「半澤直樹」,掀起一陣熱潮,台灣觀眾應有深刻印象。女主角高畑充希,清新少女模樣,在最近幾部日本電視劇中,嶄露頭角。


        觀賞「鎌倉物語」之餘,讓我們回想起,全家兄弟妹妹去年春天櫻花時節,那難忘的鎌倉之旅。更有趣的是,我們還曾搭乘片中開往另一世界的-「江之島」古老列車唷!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