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運動頻道 (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5澳網後記

        世界網球四大滿貫公開賽,每年打頭陣之澳洲公開賽,今年又如期地在元月下旬隆重登場。台灣球迷正巧以迎接蛇年之年節氛圍,欣賞這項世界頂級之網球大賽。
        澳洲墨爾本與台北時差+3,可以説幾乎沒有時差,台灣球迷不必熬夜,不必趕大早,可以隨時收看即時轉播,讓每年澳網成為台灣球迷完美之回憶。
        網壇三大天王時代,隨着 Federer、Nadal 陸續退休,逐漸走向落幕,目前僅有高齡37之 Djokovic 獨撐場面,續以絕佳之球技、經驗與毅力,締造網球傳奇,並接受年輕選手世代交替之考驗。
        八強賽中,面對新世代耀眼球星西班牙 Alcaraz,老將Djokovic 先輸一盤後,竟連下三盤逆轉獲勝,展現無比之氣勢與企圖心,晉級四強賽,直接對決傷愈復出企求滿貫首冠之德國金童 Zverev。
        雙方勢均力敵,激戰七十分鐘,晉入搶七關鍵,方由 Zverev 驚險拿下第一盤,此時比賽現場卻爆發了本屆澳網最令人意外震驚之狀況,Djokovic突宣佈因傷退賽。現場部份情緒激動球迷,不滿預期精彩球賽驟然終止,發出陣陣噓聲,場面顕得有些尷尬混亂。
        此時提前晉級決賽之 Zverev ,表情嚴肅地為球員在長久運動壓力下,所作無奈退賽決定,作了最即時最溫暖之仗義執言,請球迷尊重理解球員選擇。此時此景,讓人回想起兩年多前,2022法網四強賽,Zverev與 Nadal對戰時,當 Zverev 橫向後退回應 Nadal 一記髙吊球時,一時重心不穩,全身重量重摔在90度彎曲之單腳腳踝,當場骨折腳筋斷裂,慘叫痛苦倒地不起,緊急輪椅送醫之一幕。
        球員長期征戰,伴隨著難以避免之運動傷害,承受著沈重的體能壓力。尤其球員奮力爭取運動生涯之榮耀,事實卻是僅有極少數球員能真正頭角崢嶸,球員需面對追求卓越歴程之強大競爭壓力。當天 Zverev 一席即時簡短的感言,譲球迷有機㑹理解一個埸上風光之球員,艱辛面對各種壓力之心路歷程。
        話題回歸球賽,另一組四強賽,由第一種子現任球王義大利 Sinner ,對決黑馬美國新銳 Shelton,終由 Sinner 技高一籌連下三盤,晉級決賽舆 Zverev 爭冠,出現本屆第 1 種子與第2種子雙雙進入冠軍賽之戲碼,最終由 Sinner 衛冕成功,穏坐球王寶座。
        展望未來,可列中生代之 Zverev ,加上近年急速登峰之新秀 Sinner、Alcaraz及美國新一哥 Shelton,是否將主宰球場,邁向網壇新世代,乃至形成新天王,頗值全球球迷關注!

2025澳網後記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美國職棒世界大賽傳奇

        年度運動季接近尾聲,當台灣職棒年度大賽,兄弟隊最終勇奪冠軍,全場球迷歡欣髙拋繽紛黃色勝利彩帶之際,作為世界棒球最高殿堂之美國職棒MLB,亦正迎來所謂世界大賽之髙潮。
        今年美國職棒,美聯部分由紐約洋基擊敗克利夫蘭守護者出線,國聯部分則由洛杉磯道奇擊退紐約大都會晉級。美聯洋基與國聯道奇雙雙打入世界大賽冠軍系列,如此對戰卡司,可謂未演先轟動,吸引全美乃至全世界熱烈關注,轉播收視迭創新高。
        洋基與道奇,係傳統豪門球隊,財力實力雄厚,頂尖明星滙集,歷年戰績耀眼。而美國東西兩岸兩大城之對決,自然成為媒體報導之熱點。尤其今年度例行賽全壘打王-58轟之洋基法官 Judge,正面對決媒體寵兒-日籍道奇紅星大谷,全球球迷期待兩人擦撞出更亮眼之炫爛火花。
        七戰四勝賽制,先在洛城開打,道奇先聲奪人連下兩城,展現絕佳氣勢。移戰紐約後再續發威,取得3勝之絕對領先。反觀世界大賽常客之紐約洋基,竟是一勝難求,面臨遭橫掃之難堪危機。所幸第四戰,洋基總算以11:4之大比分差板回一城,免於被清盤之命運。
        其實,眾所矚目之雙方球星 Judge及大谷,在今年世界大賽系列中,均未發揮最佳實力。Judge長打威力幾乎熄火,甚而淪爲戰犯。而大谷雖在第一戰展現開轟威力,但後續整體而言,卻是呈現低打擊率及高三振率。世界大賽之精彩亮點實難以聚焦在這原被看好的兩位身上。
        而當 Judge及大谷低迷之時,道奇老將一壘手Freeman卻是驚艶連連,除第一戰再見滿貫轟逆轉勝,又連四場開轟,第五場巧妙安打助球隊獲勝,Freeman獲選為今年度世界大賽MVP,可謂實至名歸。
        關鍵第五戰紐約埸,可視為年度大賽之經典之戰,比賽歴程高潮迭起,極富戲劇性。前四局結束,洋基以5:0大幅領先,眼見勝利在望,萬沒想到第五局卻是風雲變色,洋基出現令人難以置信之低級連續失誤,連丟5分,包括Judge之高飛必死球漏接,以及投手竟忘記補位一壘封殺。顕示在如此強度壓力下之比賽,即使明星髙手都難免失誤。最終道奇以7:6一分之差驚險逆轉,系列賽五戰四勝,髙捧2024世界大賽冠軍金盃!

2024美國職棒世界大賽傳奇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圓山網球場與1958亞運會的故事
        旅居美國多年的二姑,近日以米壽之齡,偕同女兒、女婿、孫女一同回台。大家久未晤面,卻是親情深厚,我們家族難得一起在圓山飯店聚餐,閒話家常,聊些昔年往事。
        我很早就知道,二姑及二姑丈皆是網球髙手,而前幾年剛辭世的二姑丈,似乎曾經在圓山球埸擔任教練。這一天,沒有事先規劃,大家卻很有默契及心意,臨時促成了一趟二姑祖孫三代,親情滿滿的圓山網球埸的懷舊之行。
        二姑原預期,當年圓山老球場,歷經這麼多年,應已拆除不見,或是今非昔比了。沒想到,1950年代的圓山球場,今天竟然還大致維持當年的模樣。這場未經刻意安排之球埸巡禮,很難得地,成為二姑一家,緬懷家人、回首當年歲月的時光之旅。
        除了圓山球埸往事,透過與二姑三代之交談,讓我有些意外地,重新回顧當年1958年東京亞洲運動會。
        那年,我唸初中,對亞運會新聞是有相當興趣的,甚且至今仍印象深刻。當年的中央日報及中廣電台是主要新聞來源,尤其中廣更有亞運㨗報之即時新聞報導。當年,台灣仍以中華民國名義參加(即中國尚未加入奧林匹克),成績斐然,獎牌排行榜僅次於日本、菲律賓、韓國、伊朗。獲頒之六面金牌中,包括全民英雄田徑十項全能鐵人楊傳廣、球員主要由香港人組成之足球、異軍突起的400公尺中欄蔡成福、桌球男單李國定、拳擊有軍中拳王張羅普等。惟對於當年參賽之網球代表隊,可說是沒特別概念。
        依據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之官網資料,1958年我國組成四男二女之網球代表隊參加亜運。原來二姑丈(李瑞祥先生)亦獲選參加,且名列網球代表隊男子球員首位,同時參與了單打及雙打項目,可說是男子隊之主力選手。而當年女子隊好手劉香谷,曾勇奪女單及女雙双料銅牌。
        時光飛逝,這些都是幾被遺忘的六七十年前的體壇往事了!

圓山網球場與1958亞運會的故事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台維斯盃觀賽隨筆

        2024年台維斯盃國際男子網球團體錦標賽,台北站「世界一級」賽事,由中華台北對戰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日昨在台北網球中心舉行兩天。
        話說台維斯盃,被通稱為網球國家名義對抗之世界盃大賽,每年度除年終由全球戰績頂尖之16隊(含前一年度冠亞軍、地主外卡等4隊),進行年度世界組總決賽,產生年度總冠軍外,年度期間,區分不同等級,在世界各地進行不同級別比賽,勝者,循序漸進晉升上一等級,敗者,亦比照降至下一級,在如此略顕複雜之賽制中,各國均奮力尋求較優之年度等級資格,或爭取躋身晉入年度最終總決實。
        台灣此戰「世界一級」之對手國,為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Bosnia and Herzegovina ,正式國名有點長,唸起來又有些繞口,一般多簡稱為波士尼亞(或稱波.赫)。它位於巴爾幹半島,是前南斯拉夫解體後分出之獨立共和國,東境與球王DJokovic 所屬國家塞爾維亞相鄰,西臨體育強國亦是台灣人旅遊重地之克羅埃西亞。
        台北網球中心,迎接2017世大運後,舉辦國際性比賽並不多,說來有些可惜。此次台維斯盃比賽,使用室內球場 Indoor Court,較之中央球場 Centre Court之半露天場地,有較佳之空調設施,在此炎熱髙溫季節,可有較舒適之競賽及觀賽之環境,惟終不若中央球場之規模與架勢。
        我們家居內湖,至網球中心頗為便捷,此次座位觀賽視線頗佳,可以完整欣賞球技及球員風釆,更可好好地為台灣健兒加油。
        台維斯盃採團體五戰三勝制,四埸單打及一埸雙打。我方由網球傳奇人物盧彥勲出任總教練,帶動團隊高昂士氣。印象中,他是首度執掌國家隊兵符。
        比賽第一天,先進行兩場單打。第一點,由我國單打世界排名最高之曾俊欣出擊,經力拼三盤,惜以1比2落敗。接續第二點,由吳東霖出戰,終以絕佳之攻守獲勝,將第一天之戰績板成平手。
        第二天,由雙打打頭陣,我方由許育修搭配何承叡組成黃金組合,展現默契,以6:3 ,6:4 兩盤漂亮拿下,為我方取得2:1之領先聽牌優勢。緊接著第4㸃,由曾俊欣再戰,歷經三盤鏖戰,終不敵敗陣。
        此時戰績二比二平手,進入關鍵決賽。面對最後勝敗壓力,我方由吳東霖一肩扛下。只見吳東霖氣勢如虹,精彩好球不斷,延續前一天之髙張力,以6:1,6:4兩盤,再下一城,為台灣取得關鍵第3勝,也為本屆台維斯盃「世界一級」台北賽事,劃下圓滿句點。

2024台維斯盃觀賽隨筆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美網風雲錄

        今年度壓軸的網球大滿貫賽,2024美國公開賽,日前在紐約美國網球中心閉幕了。
        今年美網係緊接在巴黎奧運之後登場,雖說好戲連埸,卻也讓諸多頂尖好手,難以調整兼顧,像名列大會第2、第3種子的奧運金牌得主 Djokovic、銀牌 Alcaraz ,於前幾輪均意外提前落馬,未能雄風挺進。坦白説,這多少會影響今年美網精彩度,乃至球迷之關注度。
        今年美網晉級男單8強中,美國地主罕見佔有兩席 Fritz、Tiafoe,為美國球迷帶來無限希望。另俄羅斯常客 Medvedev ,以及澳洲新銳 Di Minaur 。其餘盡是歐洲選手天下,德國金童 Zverev 、保加利亞 Dimitro、義大利 Sinner、及令人刮目相看的英國 Draper。
        美網晉入四強,依籖表形成有趣的美國組與歐洲組,兩組分別內戰,勝方再展開歐美對抗冠軍戰。此項賽程之舖陳實現,無疑是美網第二周髙潮之焦點。
        美國組 Fritz 舆 Tiafoe 之對戰,標誌著睽違長達十八年,追溯至 2006年美國 Andy Roddic 之後,終於再有美國地主球員闖入美網決賽,難怪美國球迷為之喝彩。賽中,兩人勢均力敵,攻守精彩,歴經五盤大戰,終由 Fritz 出缐取得決賽權。美國球迷自然更深切盼望,在歴經二十一年後,Fritz 能力拼再將美網冠軍杯留下。
        歐洲組內戰,英國 Draper 臨場表現不差,惟大賽經驗相對較弱,體力明顕不繼,由義大利 Sinner 以3盤拿下。回顧今年美網種子球員頻頻落難,總算大會第一種子 Sinner 順利挺進冠軍戰。
        歐美對抗之冠軍決賽,Sinner 挾著今年澳網首摘金杯之姿,對決來勢洶洶之美國希望 Fritz 。最後 Sinner 技高一籌,以直落三盤高舉冠軍金杯。美國球迷多年之願望,終未能如願。
        年度滿貫賽結束,網壇三大天王時代是否走向落幕?未來世代如何交替?今年頂着澳網、美網雙冠光環之 Sinner ,無疑是最耀眼明星。而有西班牙小 Nadal 暱稱之 Alcaraz,近年戰績輝煌,今年更連續摘下法網紅土及溫網草地金杯,儼然呈現接班人態勢。其他新秀是否竄出加入競爭行列?
        網壇未來發展,頗值吾人持續關注與期待!

2024美網風雲錄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巴黎奧運回顧

        相隔百年,奧運重返巴黎!  2024巴黎奧運會,日昨在這饒富歷史人文的藝術時尚之都,風光開幕又閉幕了。
        本屆奧運會前夕,正值法國政局劇變,總統馬克宏豪賭敗選之際。再加上針對奧運之恐攻威脅傳聞不斷,讓本屆奧運賽前瀰漫著一股低壓氣息。
        結果,一反2020(實為2021)東京奧運防疫閉門比賽之冷清場面,本屆奧運賽程多元精彩,現場氣氛陽光歡樂,比賽埸館新創獨特又富環保概念,開閉幕式別出心裁,締造多項傲人主辦紀錄,綜合呈現法國之堅實國力與深厚底蘊。
        台灣代表隊成績優異,獲頒獎牌2金5銅,最難能可貴的自然是羽球男雙「麟洋配」衛冕冠軍,舉國同歡。拳擊林郁婷、吳詩儀、陳念慈創造台灣女子拳擊新猶。舉重郭婞淳、體操唐嘉鴻、射擊定向飛靶李孟遠,全民為之歡欣喝彩,同享台灣之光。
        網球男單冠軍賽,老將球王 DJokovic,歷經3小時鏖戰,終以兩盤7:6,拍下西班牙新球王 Alcaraz 獲勝,一雪先前溫網決賽,敗於 Alcaraz ,未能衞冕之憾。奧運奪金,終於完成包括網球四大滿貫賽及奧運冠軍之金滿貫紀錄,為長年網壇生涯再添榮耀!
        本屆奧運網球埸地,即是法網紅土公開賽有名之 Roland Garros 球場,更有甚者,其中之中央球場,在奧運賽程後期階段,卻一新大家耳目,變身為拳擊競技會場,台灣諸位拳擊女傑,即在此締創佳績。
        美國國球男女籃球,以其 NBA及 WNBA豊厚實力,持續在本屆奧運會發威,但晉入冠軍賽,卻雙雙遭遇地主隊法國之強力頑抗。女籃冠軍賽,終埸前,美國領先3分,法國最後進攻,出手遠射入網,腳卻剛巧踩在三分缐上,進得2分,終埸法國即以1分飲恨。而男籃冠軍戰,雙方拉踞相持,互有領先,而後美國球星柯瑞 Curry 戲劇性跳出,開始出神入化之3分球表演,爆發8記3分彈,豪得24分,為美國男籃保住金牌霸業。而法國銀恨,可以說就栽在柯瑞一人手下。
        奧運會閉幕後,媒體有一則花絮新聞報導,說麥當勞巴黎總店公告,基於一個衆所週知的理由,巴黎總店要下架其熱賣的 “Classic Curry”。此一歐美式之幽默,引來大家㑹心一笑。
        期待下屆奧運 2028 Los Angels ,亦期盼奧運再回亞太地區 2032 Brisbane!

2024巴黎奧運回顧

2024巴黎奧運回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4法網公開賽後記

        2024年法國網球公開賽,歴經兩周之精彩賽事,上周日,在巴黎 Roland Garros 球場落幕了。
        這項四大滿貫賽中,惟一之紅土球場比賽,至今維持著長遠歷史之傳統。而且很奇妙地在今年端午節期間,當內湖行道路樹-大花紫薇盛開,一片紫色花海繽紛之際,經典法網再度準時登埸。
        今年男子單打,衆所矚目又關心的紅土之王-蠻牛 Nadal,縱橫球場近二十年,更在法網紅土球場創造諸多傳奇。今年以三八之齡繼續挑戰人生顛峰,惜因歲月體能受限,終未能順利如願。
        同為三大天王之一,自 Federer 引退之後,Djokovic 以無人能及之24座大滿貫之傲人佳績,今年續以三七之齡,憑藉純熟入化之球技,更以其驚人之體能毅力,尋求爭取衛冕冠軍。終惜因長年運動傷害,宣告退出與挪威 Ruud 之八強賽,未能再締造網壇新猶。
        男單八強中,南歐三半島希臘 Tsitsipas,義大利 Sinner,西班牙 AIcaraz各佔一席,另東歐則由 Djokovic及保加利亞 Dimitro晉級,其餘則為德國金童 Zverev,及澳洲一哥 De Minaur。顕示男單世代交替之勢,而美國選手則依然未能晉入其中。
        男單最終決賽,由 Alcaraz對戰 Zverev,雙方經五盤大戰,終由 Alcaraz摘下冠軍寶座,成為硬地、草地、紅土不同埸地之全能球王。而屈居亞軍之 Zverev,近年雖多次進入大滿貫準決賽,惟仍需繼續努力爭取大滿貫之第一冠。
        至於女單方面,代表美國希望的 Gauff,一路邁進,8強賽擊退髙手突尼西亞 Jebuer。另義大利 Paolini異軍突起,三盤力克普被看好的哈薩克球星 Rybakina,而白俄羅斯資深女將 Sabalenka則臨場身體不適,被年僅十七之俄羅斯天才少女 Andreeva逆轉,為球賽呈現另一高潮。
        四強賽中,球后波蘭 Swiatek,維持絕佳狀態,輕鬆拍落美國 Gauff。另一組合 Paolini與 Andreeva年青世代之對決,由 Paolini出線,成為2024法網最引人津津樂道之四強賽程。最終決賽由球后衛冕成功,累積4座法網金杯。而有些意外闖進決賽之 Paolini,面對世界頂尖球后,臨場平常心應戰,艱困比賽中,不時露出純真可愛之笑容,成為本屆女單冠軍賽中,令人回味之叧一焦點畫面!

2024法網公開賽後記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太子盃觀賽瑣記

        前幾天,前往台北網球中心,觀看ATP三太子盃男網挑戰賽,並為參賽台灣選手加油。這是台灣近年所主辦等級最高之國際網球賽事。
        台北網球中心,可說是當年台北為主辦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而因應誕生的。歴經多年努力,台北終於出現一個適合舉辦國際比賽之專業網球場地,著實令球迷興奮與期待。
        座落於台北內湖,原為國中校址預定地,網球中心當初之設計規劃,或許受經費預算等諸多因素限制,有關硬體設施,並不能稱為完美。而近年網球場舘(尤其是中央球場)之實際使用、營運管理及維護等,似尚有若干提昇改善之空間。
        本屆2024年華國三太子盃,是2020年因疫情中斷多年後,重新恢復之國際網總男子挑戰賽。
        台灣男單好手許育修,正反拍均佳,連闖數關並力克日本及韓國強敵晉級準決賽。球迷歡欣熱烈加油,期盼能再創2017年盧彥勲勇奪金杯之歷史榮耀。終雖力拼三盤負於烏克蘭選手而未能順利如願,但亦展現台灣一哥之精湛球技。
        男雙部份,三太子盃歷屆台灣選手戰績不差,2015年王介甫與澳洲聯手奪冠,2016年台灣本土組合謝政鵬舆楊宗樺,更摘下雙打桂冠。
        本屆男雙,台灣好手何承叡搭配韓國選手南智星,發揮兩人近年合作累積之良好默契,展現絕佳之前後排戰術,一路克敵晉入決賽,終且不負國人期望,為台灣留下冠軍金杯。埸面熱鬧而溫馨之頒獎典禮,為本屆賽會譜下難忘一頁。
        本屆三太子盃順利落幕,吾人期待台灣能持續主辦國際性網球比賽,甚而提昇賽事等級。而台灣亦需加強推昇網球人口,大力培養網球新生代,厚植國家整體網球實力。

三太子盃觀賽瑣記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民球場之網球回憶

 

 

三民球埸之網球回憶

        台北市內湖三民國中,位於民權大橋往內湖方向下橋左側,交通頗為便㨗,是台北市少數設有夜間照明設備之網球推廣發展重點學校。同時亦吸引一般公司社團員工,利用學校課餘時間,前往運動健身。
        台北市網球埸地並不多,我參與這項運動亦不算早,早期有一段時間在民航局松山球場,其後就大多在三民球場,時間長約近二十年,直到職場退休方轉往圓山聯誼會球場。
        當年,我們公司同仁每周定期晚間在三民球場打球,成為每周企盼之運動休閒。記得每逢運動日,從公司下班回家時,太太都會開玩笑地說:今天可是快樂的星期三喔!
        除了公司同仁外,在三民球場也逐漸認識不少同好球友,彼此互相切磋聯誼,甚而成為較固定之雙打球伴或搭檔。像網協副理事長黃董、我中一中校友中船林廠長、事業有成阿德哥李老闆,我們經常輪流搭配對陣,雖說是球敘聯誼,但也時而擦出火花,經常勢均力敵,你來我往,留下諸多精彩之網球回味!
        我在三民球場後期,有一段時間,正值公司經營權及負責人爭議時期,身為專業經理人,我的工作職務,不免亦有些關連影響。記得當年有一天,董事會臨時選任公司新負責人,把我也推入其中。或許媒體有些報導,當晚我如常進入球場時,沒想到全場球友竟都停止打球動作,給了我一陣鼓勵溫暖之掌聲,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轉到圓山球場,轉眼已逾十年。前幾天,忽接黃董及諸老球友邀約,重回三民球場再聚。大家多年未見,老友重逢,分外高興,聊聊別後,更回顧過往之點㸃滴滴。在這個我非常熟悉,卻又變得有些陌生的球場,我們還進行了兩盤友誼賽。度過充實難忘的一天,也勾起了諸多往日在三民球場的回憶。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網雙冠 謝淑薇 台灣之光

        今年大滿貫打頭陣之澳網,經兩周精彩比賽早已落幕,對台灣球迷而言,卻似乎仍是餘波盪漾,意猶未盡。
        今年澳網依然是衆星雲集,老少高手爭輝,球場髙潮連連,仍舊是網壇最大盛事之一。但對台灣球迷來說,賽前卻難免有些失落。
        原來,澳網崇高殿堂上,台灣選手過去有極佳之會內賽參賽紀錄,為國人帶來無窮之歡欣時光,也讓世界注意到台灣網球之發展及績效。
        而今年參與單打會外賽之台灣男女選手,皆未能順利晉入會內賽。台灣球迷失望之餘,只能投入欣賞世界高手之精彩賽事,而無緣為自家球員加油喝彩了。
        義大利新生代Sinner ,八強賽拍下俄羅斯好手 Rublev ,四強賽更一舉打破 Djokovic尋求創造新紀錄之美夢。而俄羅斯老總 Medvedev 先擊敗波蘭希望 Hurkacz,再敗西班牙小天王 Alcaraz ,晉入冠軍賽,
        Sinner 與 Medvedev 之爭霸歴程,網路媒體評論已多,也就不多贅述。只是 Sinner 能在先輸兩盤之後奇蹟式逆轉,高擧金杯,不愧是新生代之突出球星,或許可為多年網壇世代交替之老話題,找到較明確之答案。
        女單八強,除了中國鄭欽文及美國 Coco 外,盡是東歐選手天下,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各一,㨗克及烏克蘭髙奏凱歌,竟各有兩位晉入八強,令人耳目一新。
        最終女單冠軍賽,白俄羅斯 Sabalenka 輕鬆擊敗首次打入大滿貫決賽之鄭欽文,成功衛冕,燦爛笑擁金杯。
        台灣球迷在欣賞男女單打髙潮之餘,也逐漸感受到雙打比賽之無限魅力。台灣一姐謝淑薇與首度搭檔混雙之波蘭 Zielinski ,一路無敵,快意摘下大滿貫首面混雙金牌,有些意外地,為台灣球迷送上無限欣喜。
        澳網最後一天,除了當地晚間(台北下午時刻),關注男單決賽外,台灣球迷更可在午間時間,欣賞謝淑薇與比利時老搭檔 Mertens 之女雙冠軍大賽,謝淑薇秀出絕佳有如魔術般之軟硬球技,直落二擊敗實力堅強之拉脫維亞 Ostapenko 之組合,再度高舉大滿貫女雙金杯。單周雙滿貫,累積8座,締造新紀錄,為台灣爭取無限榮光!

澳網雙冠 謝淑薇 台灣之光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體育運動年終大賽

        每年來到9、10月間,全球各主要職業體育運動,陸續進入球季尾聲,雖多安排有季後賽制,乃至各種名目之年終大賽戲碼,以維繄運動熱度,甚至再創另一髙潮,吸引世界球迷之目光,惟亦預告年度賽事終將落幕。
        號稱「世界大賽」之美國職棒MLB兩大聯盟冠軍賽,今年2023「美聯」由遊騎兵擊敗同屬德州之太空人,「國聯」則由響尾蛇打下費城人隊,分別晉級世界大賽。令人有些意外的是,今年轉播收視率明顕不及往年,除了美國國內及國際世局紛擾影響外,「遊騎兵」與「響尾蛇」同屬外卡晉級球隊,關乎兩隊知名度及以往戰績並非頂尖。
        而網球ATP,年度壓軸之美網結束後,目前正在義大利北方重鎮杜林舉辦年終八強大賽。今年男單依積分排名取得參賽資格者,清一色屬歐洲選手,涵蓋北歐、南歐、西歐及俄羅斯,美國竟無一人入選。有關網壇世代交替話題,亦持續引人關注。今年究由老將 Djokovic 再領風騷,或由中生代 Zverev、Medvedev、Rublev 出缐,乃至新生代 Alcaraz、Sinner、Rune竄出,即將揭曉。
        日本職棒,今年「中央聯盟」由阪神虎擊敗廣島鯉魚,「太平洋聯盟」則由歐力士猛牛擊退千葉羅德海洋,分別晉級日本大賽,進行所謂「關西對決」。歷經完整的七戰四勝,結果由阪神虎隊勇奪三十八年來第二座冠軍。
        國內的台灣職棒,今年亦是髙潮迭起,再度引爆一陣棒球熱潮。重返職棒之味全龍,近年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在葉教頭之帶領下,今年先以下半季冠軍及全年冠軍優先取得「台灣大賽」門票,接受由季後賽取得挑戰權之樂天桃猿之挑戰。經過扣人心弦,勢均力敵之七場完整賽程,味全龍球迷終於在迷你天母主場,歡欣拋下有如瀑布般之紅色勝利彩帶。

2023體育運動年終大賽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杭州亞運之回顧與前瞻

        2023杭州亞運會,經兩周精彩賽事,於日前圓滿閉幕了。這是原訂2022之延賽,會埸處處可見「2022杭州」之標誌,有了東京奧運、成都世大運之前例,大家也都習慣了。
        台灣代表隊,無論是第一金男子柔道楊勇緯,乃至壓軸之最後一金女子空手道谷筱霜,還有那劈腿壓缐的滑輪溜冰競速一金,都讓台灣人民為之歡欣喝采。
        本屆杭州亞運,台灣代表隊奬牌排行榜名列第6,計獲19金20銀28銅之佳績,打平1998曼谷亞運金牌之紀錄。雖然奪牌項目舆賽前預估有明顕差距,部份項目未盡理想,整體而言,表現可稱亮眼。
        繼成都世大運之後,中國再度主辦國際性大型體育賽事,展現體育大國之堅強實力。此次選擇地點,在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譽之古城杭州。主辦單位精心籌劃,融入錢塘海潮、西湖美景,貫穿經典歷史人文、更結合新創科技,打造五光十色蘊含豐富的運動大賽。
        本屆亞運參賽選手達一萬二千人,規模超逾東京奧運。亞洲各國選手齊聚一堂,不分種族、地域、宗教,暫時拋開紛擾爭議,呈現以體育交流,促進交互融合四海一家之崇髙目標。
        開幕式盛大炫麗,各國代表團以各自設計之服裝及型態,依序進場,分別展現各國民族及團隊特色。台灣代表隊進場時,電視轉播畫面,卻獨缺近距離之特寫鏡頭,未能具體呈現台灣代表隊之特色本質,令人有些遺憾。
        閉幕典禮上,2026預定接辦的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繼1994廣島之後,再度接下了亞奧會會旗,各國選手相約日本再見!
        走筆至此,忽然想起,髙雄曾主辦2009世界運動會,台北曾主辦2017世大運,台灣何時有可能舉辦亞洲運動會嗎?!

杭州亞運之回顧與前瞻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台北看美網公開賽

        作為一個網球運動愛好者,幾年前,我曾寫了一篇《從台北看網球四大滿貫賽》,分別就澳網、法網、溫布頓、美網四大滿貫賽,由各地之台北時差、以及天候氣溫、場地場舘乃至現場球迷特色等,敍説了個人從台北看四大賽之甘苦酸甜心得,竟獲得不少球迷之熱烈廻響。
        今年壓軸之2023美網公開賽,歴經兩周之精彩實事,日前圓滿落幕。由於台北紐約+12之時差,對台灣球迷而言,美網可說是最不友善、最令球迷糾結之滿貫大賽。當地中午展開之賽程,台北時間已是午夜時分;下午接續之賽程,台北球迷只能挑燈夜戰;而當地夜間賽事,正是台北球迷怱怱趕著上班時間。球迷正常作息難免大受干擾,惟能即時欣賞世界一流球員之頂級比賽,無疑是人生一大樂事。
        今年美網最受矚目之男單決賽,由球王 Djokovic 對決俄羅斯 Medvedev ,這正是2021美網冠軍賽之再版,當年由 Medvedev 首度摘下美網金杯。今年36老將 Djokovic ,憑藉豐富之實戰經驗及超人之心理素質,終於再度登頂封王,並締造累積24座大滿貫冠軍之傲人紀錄。當比賽終了,球王激動落淚跪地,內心真情流露。高齡喬帥並公開宣告,將繼續奮戰,再創佳績,未如其他天王 Federer、Nadal 有逐漸引退之規劃,其堅強意志,令人感動。
        回顧今年6月間,2023溫布頓英網冠軍決賽,Djokovic 不敵新世代明星西班牙 Alcaraz ,未能繼今年度澳網、法網之後,再續奪冠。當時個人曾預估,喬帥或將缺席接續之美網公開賽,因為:面對年齡漸長,客觀之體能狀況,甚至時而遭遇比賽對手尖鋭壓制之無情考驗。再加上〈年度金滿貫〉之榮耀目標,因英網失利而夢碎。尤其近年因疫苗風波及美國球迷不盡友善之情結。
        顕然,我當時之預估完全失準,Djokovic 不只參與美網,更一路挺進,面對諸多髙手強力挑戰,發揮髙超球技,最終並摘下金冠,再造生涯顛峰,展現一代球王之無比毅力與風範,吾人盼望喬帥持續引領世界網壇,邁向網球新境界!

從台北看美網公開賽從台北看美網公開賽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reenshot_20230812_104759_Google.jpg

        上周日,2023成都世大運圓滿落幕,國際媒體普遍給予極髙評價,認為主辦城市展現一流能力,呈現奧運水準之精彩賽㑹。
        台灣代表團,與賽成績頗為優異,國內外新聞亦廣為報導,計獲10金、17銀、19銅之佳績,名列各國獎牌排行榜第8,全民同感與有榮焉!
        按本届2023成都世大運,依原訂籌劃安排,其實應在2021舉辦,受疫情影響而延宕至今。本次世大運諸多會館場地,仍處處可見「2021 成都」「2021 CHENGDU」之大幅標示,一時或有困擾之感。其情況就如同2020東京奧運,同受疫情影響延至2021方勉強舉辦,會埸上標示看板,仍沿用「2020 TOKYO」,遺憾的是,當年東京奧運現埸幾乎沒有外國觀衆。
        回顧2017台北世大運,這是台灣首次舉辦此類大型運動賽事,之前僅有髙雄世運會及台北聽奧會。台灣為迎接此項難得大型國際體育賽會,雖未及時蓋妥開幕閉幕埸館大巨蛋,但廣為更新提昇賽場,闢建選手村,北部體育院校全心投入,台北市更新建啓用網球中心。
        記得當年,個人曾特別上網,預訂一票難求之網球賽票,另邀同孫子、孫女專程前往台北市立田徑運動埸,田徑現場觀賽,為台灣選手加油,猶記得當時大會特別邀請田徑女傑大師紀政女士,客串擔任大會解說員。一般而言,田徑項目非台灣強項,但本屆表現頗佳,甚至亦有男子百公尺楊俊瀚、男子標槍鄭兆村金牌入袋。而其他羽球、舉重、主辦優勢之滑輪溜冰等項,亦創佳績,締造台灣歷年至今最佳之獎牌紀錄。
        今年2023台灣成績亮眼,表面上奬牌不及主場2017台北世大運,但分析內容項目及競賽歷程,卻顕得極為紮實可貴。其中網球一項,獨獲5金,包括男雙、女雙、混雙、男團、女團,可謂是最耀眼項目。而武術太極拳孫家閎、體操鞍馬李智凱三連霸,均讓國人興奮同歡。而田徑男子400公尺跨欄彭名揚,在高手群雄之中,跨步飛奔摘金,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2025 期待下一屆,德國萊因-魯爾 Rhine-Ruhr 世大運!

Screenshot_20230812_104129_Google.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718_093131.jpg

        上周日,2023倫敦溫網最後一天,除了全球聚焦之男單決賽~ Djokovic與 Alcaraz 之世代對決,隨後登場之女雙決賽,自然亦是台灣球迷關注之重點。由於台北較倫敦+7之時差,可說大大地打亂了台北球迷之生活步調了。
        台灣一姐謝淑薇,經休養近兩年後復出,剛在今年五月巴黎法網,首度聯手海峽對岸年輕好手王欣瑜,一舉摘下女雙后冠,為兩岸交流網壇合拍平添佳話。
        挾著法網紅土冠軍光環,謝淑薇再度挑戰草地溫網,此次搭檔之選手,大家絕不陌生,過去已幾度合作之老戦友~㨗克Strycova,亦正是四年前2019溫網,謝淑薇勇奪女雙冠軍之金牌搭檔。
        Strycova 舆謝淑薇同齡37,個頭嬌小而富爆發力,近年結婚生子成為媽媽球員復出,今年與謝淑薇再度合拍挑戰溫網,期盼在退休前最後一役,尋求再創網球生涯之頂峰。
        果然,今年溫網,謝淑薇與 Strycova 之絕佳組合,一路過關斬將,更晉級打入冠軍賽,但要強碰實力堅強無比之決賽對手。
        真所謂棋逢對手,今年台㨗聯軍之冠軍戰對手,就是大名鼎鼎、世界排名頂尖女雙髙手~比利時 Mertens 之組合。有趣的是,Mertens 卻也正是兩年前2021溫網,謝淑薇之女雙搭檔,兩人當年聯手奪下溫網金杯。兩年後今天,兩人由同邊合拍拼戰之隊友,變成隔網對戰,力拼爭取勝利之對手。
        今年溫網女雙決賽,可謂全程張力十足,雙方均展現極佳之球技與默契,更充分發揮網球雙打之特性及技巧。最終由謝淑薇、Strycova 聯軍獲勝,謝淑薇繼巴黎紅土法網,跨越英吉利海峽,再度奪下倫敦草地溫網冠軍,締造在英法海峽兩岸,接續連勝之海峽大滿貫!再現台灣之光。

Screenshot_20230718_145409_Google.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reenshot_20230622_210233_Google.jpg

        2023法網男單項目,由老將 Djokovic 奪冠,締造大滿貫23冠之傲人紀錄,也是今年網壇一大盛事。
        今年法網晉入五輪8強中,除有一位南美阿根廷選手外,沒有任何美國選手上榜,其餘7位遍佈歐洲各個地區,顕示當今網壇可說是歐洲之天下了。
        至於女單冠軍賽,最終由球后波蘭 Swiatek ,對戰首度打入大滿貫決賽之㨗克好手 Muchova ,歷經三盤大戰,Swiatek 技高一籌,成功衛冕,勇奪個人第三座法網金杯及第4座大滿貫冠軍。
        屈居亞軍之Muchova ,今年26歲,近年球技及排名大幅提昇,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今年法網4強賽拍下奪標呼聲頗高之白俄羅斯 Sabalenka ,以黑馬之姿,晉入法網冠軍賽。
        我個人近年持續關注 Muchova ,猶記得 2019紐約美網期間,曾有機會現場為台灣選手謝淑薇出賽加油,當時8月29日,女單第二輪在第4球場進行,比賽對手正是捷克 Muchova 。當年 Muchova 排名尚不突出,惟表現優異,鏖戰3盤,擊敗已是台灣一姐之謝淑薇。
        今年法網賽事,依然處處可見主辦單位抵制俄羅斯之痕跡。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選手,僅能以個人身份參賽,比賽現場或電視轉播畫面,均不予正常顕示所屬國名及國旗。兩年前,甚採「反白」「開天窗」方式,顕得頗為凸兀,目前已略調整變更。
        球埸觀衆席上球迷,自動以旗幟或小標語,各自表達支持立場,係屬稀鬆平常。而球員一般較不觸及政治等敏感話題,今年原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籍 Djokovic 在賽後記者會上發言表示,(正尋求完整獨立的)科索沃 Kosovo 係塞爾維亞國家之核心(Heart ),係塞爾維亞不可分割之一部份,語詞語調似乎頗為熟悉,引發一陣議論風波。而今年法網有幾場比賽,對戰雙方正是俄烏戰爭交戰之對手,出現了比賽選手拒絕與對方握手之特殊場景,反映了在戰爭砲火下,各自人民對於殘酷戰爭及敵我意識之基本想法。
        談2023法網,最後自然要回歸女雙冠軍大事。謝淑薇歷年與各國頂尖選手搭配雙打,戰果耀眼,數度登頂大滿貫女雙冠軍寶座。今年首度與對岸年輕好手王欣瑜聯手,臨場發揮極佳互補效果,連連擊敗知名雙打搭檔,最後更摘下女雙桂冠,再現台灣之光,也為海峽兩岸合拍再創新猶。

Screenshot_20230622_184448_Google.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616_213128.jpg

        2023唯一紅土滿貫大賽,在法國巴黎 Roland Garros 球場,經兩週精彩賽事,上週日圓滿落幕。
        男單冠軍決賽,由36歲老將 Djokovic 對戰挪威年輕一哥~亦即去年法網冠軍賽惜敗在 Nadal 手下之 Ruud 。Djokovic 第一盤力拼搶七拿下,繼而展現堅強毅力及純熟球技,力抗表現不俗之對手,再連下兩盤。
        當冠軍點出現, Ruud 擊球出界,球王確定擁抱勝利時, Djokovic 甩掉球拍,順勢仰躺在紅土球場上,激動地享受生涯中美妙之一刻。
        當今網球三大王中, Federer 去年宣布退休,紅土霸王 Nadal 今年因傷未與賽,今年法網由 Djokovic 獨撐大局。八強賽力克俄羅斯 Khachanov ,準決賽再退普被看好的西班牙小天王 Alcaraz ,終於再捧法網第三座金杯,更締造大滿貫23冠之傲人紀錄。
        Djokovic 縦橫網壇多年,創造諸多網球傳奇,近年亦捲入不少之議論風波。惟畢竟年紀漸長,近年亦遭逢新世代後起之秀之挑戰,經歷頗多艱難之比賽,呈現職業頂尖選手之無奈,雖在生涯頂峯,卻也現實地需面對,何時以何種方式,走下榮耀之抉擇,乃至未來人生規劃之掙札。
        法網賽後頒獎台上, Djokovic 顯得意氣風發,再度公開宣示,將持續奮戰,企望再創網球新境界。
        誠然, Djokovic 已重返ATP積分球王寶座,除超越 Nadal 獨居大滿貫冠軍記錄外,並已累積至少各三座之四大滿貫之金滿貫。唯一尚缺的,就是現實難度頗髙之「年度金滿貫」。今年澳網、法網已相繼到手,接續之溫網、美網,自然成為 Djokovic 眼前最富挑戰性之目標。
        按前一次網球男單之「年度金滿貫」,要追溯到超過半個世紀多前,那是1969年由澳洲傳奇球星 Rod Laver 所締造的。我們至今,在許多網球大賽場邊,仍能看到這位終身奉獻網球、老而彌堅的網球前輩之身影。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期待 Djokovic 再創網球經典顛峰!

Screenshot_20230613_145524_Google.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122_120908 (1).jpg

        經過兩周精彩賽事,2023澳網順利落幕。男子單打冠軍榮耀回歸球王 DJokovic,女單桂冠則是首度捧上大滿貫金杯的白俄羅斯 Sabalenka。
        回顧賽程,歴經五輪比賽產生八強,其中男單部份,出現幾位年輕世代選手,為網壇新老交替提供不少話題,尤其美國選手佔了3位, Shelton, Korda, Paul, 為美國燃起歴經多年,企望重登世界網球輝煌年代之新希望。
        女單部份,同樣出現幾位新秀,為女網帶來新亮點,惟除美國一位外,其餘大多為歐洲籍選手,如克羅埃西亞、波蘭、㨗克、拉脫維亞,而大俄羅斯地區包括轉籍者,則有 Azarenka, Sabalenka, Rybakina 3位,顕現網球雄厚實力。
        Djokovic 經歴去年被強制出境無法衛冕之大風波,今年終於回師,締造球王生涯顛峰,累積澳網10冠,大滿貫22冠霸業。以35髙齡,繼續縱橫球場,承受體能及各種壓力,其間起伏艱辛之歷程,可想而知。難怪,當決賽勝利那一刻,球王難掩情緒激動,倒臥球場啜泣,繼而擁抱家人團隊,淚水奔放,真情流露,久久不能自己,其情深觸人心,場面頗為感人。
        今年澳網,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選手多人參賽,表現頗佳。受到制裁措施影響,比賽計分板經常出現參賽選手國名、國旗開天窗之情況。更因今年轉播畫面,空白國旗標幟係採反白處理,當出現反白畫面時,與另一方選手正常標示對比,更有凸兀之感。
        澳洲地主國,在女將球后 Barty 退休後,今年男雙由日裔及菲裔澳洲人組合,擊敗被看好的歐洲對手組合奪冠。而我要說的是,當轉播畫面顕示計分板上,雙方兩人之國旗標幟時,由於雙打組合,默契配合極為重要,屬同一國籍之搭配較多。當畫面出現~波蘭上下「白紅」國旗,與另一面上下「紅白」國旗併置時,一度讓我以為是否錯置,因為這不是同一面國旗,而且似乎不太可能是印尼選手參與搭檔,後來一查,方知是南歐小王國摩納哥選手。因為印尼國旗紅白上下二橫條,竟然是與摩納哥國旗完全一樣!這就是我以前所寫短文《國旗漫談》中,有關國旗識別中,最容易產生混淆之趣事一樁。

20230201_144454.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122_120339.jpg

        2023澳洲網球公開賽,於本月16日開打。這項全球矚目的滿貫大賽,若與去年對比,今年有些特別值得觀察的要㸃。
        首先,澳網仍是年度四大滿貫賽事中,首先登場打頭陣的大賽,尤其對於台灣球迷而言,除了最友善的+3時差外,更是倍覺親切,年味十足。因為每年澳網賽程都排訂在元月下旬,經常就是落在春節假期期間,今年球埸四周電子廣告看板上,偶爾還會特別打上《Happy Chinese Lunar New Year》字樣。猶記得幾年前,我們全家利用春節年假旅遊澳洲,白天暢遊各地風光,晚上則是欣賞澳網直播節目。許多球迷都知道,澳網諸多勢均力敵精彩比賽,可是經常會跨越當地午夜時分的,前幾天,老天王 Murray 第二輪五盤五小時逆轉大戰就是。
        澳網歷史悠久,在澳洲東南部商業大城墨爾本舉行,對台灣球迷而言,有一種特殊的體驗感覺,我們經常在冬日寒流中,欣賞南半球夏日髙溫甚至艶陽下,球員揮汗揮拍比賽的畫面。球王 Nadal 汗腺特別發達,汗如雨下,還經常要勞動球場小弟進場服務擦拭清理球場。去年澳網最終由 Nadal 奪冠,今年蠻牛以35高齡繼續參賽衛冕,尋求再創髙峯。
        但今年2023澳網,亦有幾項與去年不同之觀察㸃,首先是新冠疫情減緩,去年嚴格管制現埸人數,人人口罩不離口,臨埸氣氛就是不尋常,今年都恢復正常了。去年澳網開賽前後,由於衛冕球王 Djokovic 拒絕施打疫苗,與當時澳洲政府防疫規定不符,引發一陣澳網新聞風波,Djokovic 最後被強迫出境未能參賽,成為網壇年度大事。今年疫情和緩,相關防疫措施放寛或取消了,球王歷經在其它球賽風光一年,正式再回歸澳網,持續爭戰天王之霸業。
        今年2023澳網,卻有一項與去年截然不同之情況。去年一月下旬,俄烏戰爭尚未開打,賽事一切如常。今年澳網開幕時,烏克蘭戰爭已歴時近年,國際網壇制裁俄羅斯之措施繼續執行中。因而今年澳網比賽,無論是球場現場之計分看板,或是電視轉播畫面,只要叄賽一方是俄羅斯或白俄羅斯選手,則這位球員所屬國名及國旗標幟,就都突然消失不見了。

20230121_235839.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917_112756.jpg

        由 ITF 國際網球協會主辦之台維斯杯,近期分區陸續在全球各地進行。台灣與香港之對戰,日昨在台北網球中心開打。難得有髙水凖國際網球賽在台北舉行,遂興冲冲前往觀賞並為台灣髙手加油。
        台北網球中心,係為因應2017年台北主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所籌劃興建,至今仍是台北市唯一的網球專用運動場舘,可惜的是,這些年來,幾乎少見國際性網球賽在這裡舉行。
        此次台維斯杯在台北網球中心舉行,個人預期,台北網球中心終能發揮專業場館功能,依國際標準而言,主場館雖不盡理想,終究也能好好派上用場了。
        到達比賽現場,卻意外發現球場狀況與原本想像有頗大落差,比賽係選擇在網球中心所屬之室外普通球場。主場館(屋頂固定半開放半室內),不知是否防疫或其他原因,卻是大門關閉並未開放使用。
        比賽於中午11時開始,正是天氣悶熱、髙溫難耐之時,球員辛苦參賽,不在話下。觀賽球迷亦不容易,除頂着32度之熾熱氣溫,曝曬在髙照之艶陽下,還要坐在洗石子之水泥凹凸堅硬條板觀衆席,忍受著滾燙又不舒服之熱屁股。此外,依防疫規定當然口罩不離身。
        比賽開始,現場自然沒有電子輔助裁判,沒有鷹眼挑戰設備,讓人有些意外的是,現場沒有電子計分板,而且竟還採用最原始之人工掛牌計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每局勝負確定後,方一次掛上計分局數。每一局比賽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比分之顕示,也看不出何方領先。由於球速頗快,界內界外一瞬間,球迷要仔細聆聽裁判之判決及口頭報分,怎奈當天這位外籍主審裁判之英語並不清晰,加上可能戶外風向關係,現場麥克風效果欠佳,觀賽偶爾會陷入賽局迷航狀態,影響球賽專注精彩度,甚而一時懷疑這是台北網球中心的比賽嗎?
        那天這一埸,台灣髙手莊吉生力拼三盤,最後搶七決賽中惜敗。不過,那卻不是我心中最記掛的事了。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