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書藝文 (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北極圈之地緣前哨-芬蘭

        歷經長時之波折,再經各方檯面擡下之折衝協調,芬蘭終於在2023年4月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北約,這個二戰後冷戰時期成立之集體防衛機制,針對性極強之西方國家軍事聯盟,也迎來近年最具指標性之新會員。
        攤開歐洲地圖,面對俄羅斯之最前緣國家,其實是早已加入北約之波羅地海三小國,惟因地理及歷史人文因素,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顯然無法承擔成為真正前緣防禦國家。尤其俄羅斯在立陶宛南部與波蘭之間,擁有一塊飛地領土-加里寧格勒,掌控俄羅斯面對西方國家之戰略地位,成為西方國家東側前緣防衛之一道缺口。
        而與俄羅斯領土接壤千餘公里,歷史上更是恩怨衝突傷痕累累之芬蘭,掦棄了長年中立不結盟之政策,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為尋求國家領土主權之安全考量,申請加入北約。
        回顧俄羅斯數百年來,向西歐擴張並尋求突破出海口之歷史,當年波羅地海強權瑞典成為俄羅斯西進之障礙,兩國爆發紛爭戰爭不斷。而當時附屬於瑞典,地理位置更靠近俄羅斯之芬蘭,自然是俄羅斯力爭掌控之戰略要地。而強鄰俄羅斯在側之芬蘭,承受了諸多強權政治下,有關主權領土之苦難歷程。
        1807年,俄羅斯沙皇亞歴山大一世與法國拿破崙結盟,1808年,俄羅斯即揮軍入侵芬蘭,1809年,芬蘭大公國成立,俄羅斯沙皇以芬蘭大公名義,直接統領管轄芬蘭,其後百年芬蘭即長期受制於帝俄之下,直至1917年俄羅斯爆發共產革命,帝俄瓦解,芬蘭宣佈獨立。1939年歐戰爆發,芬蘭加入德國結盟,二戰失敗後再受制於蘇聯,直到蘇聯意外解體,1995年加入歐盟。
        芬蘭舆鄰近之波蘭,因地緣政治及國際強權外交之類似因素,在主權及領土完整方面,有著相近的國家曲折命運。
        展望世局,今天美蘇兩大強權集團之間,乃至俄羅斯與歐洲聯盟之間,充滿著諸多歧見爭議,處處衝突紛擾不絕,嚴峻情勢及發展態勢,著實令人憂慮。芬蘭成為北約面對俄羅斯之地緣最前哨,其未來將走向何等命運,將持續引致吾人高度之關切。

北極圈之地緣前哨-芬蘭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令.白令海峽.阿拉斯加交易

白令,白令海峽,阿拉斯加交易

        俄羅斯自東歐崛起,主要地處歐洲東境,經多年征戰擴張,成為橫跨歐亞大陸之超級帝國。惟基本上仍係受制於地理條件之內陸國家,在歐洲諸多強權競行海權爭霸之年代,尋求對外突破之出海口,成為俄羅斯長期發展之重要策略方向。
        俄羅斯向歐洲西境拓展,卻受阻於歐洲多個強權所控制之波羅地海,而與瑞典、芬蘭等引發多次戰爭。向歐亞大陸南境發展,尋求黑海突破,亦無可避免地受制於鄂圖曼土耳其,其間之衝突爭戰無數。而歐亞大陸北境北氷洋,地處極圈,終年結凍,無通航之利。
        因而,向西伯利亞東境發展,進而積極探勘北太平洋人跡未至之偏遠地區,尋求東方出口及通往中印之北方新航線,亦成為俄羅斯歷代沙皇之重要施政。
        彼得一世於1724年,諭令組建遠東太平洋堪察加考察隊,其後由繼任之凱薩琳女皇、彼得二世,以及1730年繼任之安娜女皇、伊凡六世,先後派遣執行兩次探險任務。兩次考察隊之指揮官,皆指派當時服務於俄羅斯海軍之丹麥人白令出任。
        白令指揮官於1725年至1730年間,以及1732年至1741年間,兩度率領船隊,深入遠東堪察加半島地區,並抵達歐亜大陸舆北美大陸交界海峽水域。此行除大幅擴張俄羅斯亞洲太平洋地區領土主權,確認亞美大陸未相連之銜接情況,俄羅斯甚而宣示早期發現阿拉斯加。白令本人於第二次探勘時,1741年因船隻受困後死於當地小島。
        就當年探險勘察之歴史研究,何人何時抵達?何時如何建立領地?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有不同之研究論述,似亦不足為奇。即連俄羅斯國內歷史學者,對於白令之探勘歷程及成就,亦有所質疑,認為副指揮官俄羅斯人奇里科夫方為真正之歷史人物。
        雖有些不同之歷史研究,惟亞洲大陸與北美大陸間之狹窄水道,現今通稱為白令海峽,附近海域為白令海,而白令不幸命喪之地為白令島。
        至於大家所熟知,1867年阿拉斯加之俄美交易,亦為諸多歷史愛好者頗感興趣之歷史地理探索題材。

白令,白令海峽,阿拉斯加交易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曼諾夫王朝之興衰

       羅曼諾夫王朝之興衰

        1917年,歐亞強權俄羅斯帝國爆發布爾雪維克共產革命,1894年登基之時任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遭逢大時代無奈之悲劇下,成為帝俄時期最後一位皇帝。更令人驚悚的是,尼古拉二世與皇后、王子、公主全家慘遭滅門殺害,標誌並宣告統治俄羅斯三百餘年之羅曼諾夫王朝之苦難終結。
        回顧俄羅斯漫長發展歷程,十三至十五世紀期間,俄羅斯地區多由莫斯科大公國諸大公分別掌理,其後俄羅斯沙皇逐漸掌控大局。1613年,羅曼諾夫一世即位,羅曼諾夫王朝正式成為俄羅斯世襲之實質統治皇室家族。
        羅曼諾夫王朝開啓俄羅斯發展新頁,惟在皇族宮廷權力爭奪、王位繼承同父異母兄弟鬩牆、乃至權臣弄權闘爭之歷史潛存準則下,俄羅斯亦經歷多年紛擾,直到1682年,彼得一世成為共治元首,1696年再正式登基為全俄羅斯首位皇帝,俄羅斯自此邁入富國強兵擴張領土新紀元。
        被尊稱為「彼得大帝」之彼得一世,任內積極推動西化,向西歐強國學習引入先進技術及政經教育文化體制,建設大規模造船工業,建立強大海軍艦隊及陸軍,大幅向外擴張領土疆界。向西發動多年瑞典戰爭,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向南尋求黑海出海口,與奧圖曼土耳其多次爭戰;又大舉東向歐亞大陸北境,貫穿西伯利亞,直達歐亞大陸最東端之白令海,成為擁有全球最大領土兼具強權國力之龐大俄羅斯帝國。
        今天我們在俄羅斯故都聖彼得堡遊覽觀光,除欣賞俄羅斯風情之藝術人文建築,更可實地走訪當年彼得大帝遺留之歷史遺跡,憑弔那久遠卻堅固實用之海防堡壘、老式又不失雄偉壯盛之黑色鐡殻戰艦。在聖彼得堡市街上,隨處可見或立或坐各式彼得大帝身影銅像,正反映俄羅斯人民崇敬景仰~這位被公認為俄羅斯歴史上最偉大之皇帝。
         1991年,蘇聯意外解體,統領俄羅斯逾二十年的俄羅斯強人總統普丁,緬懷帝國昔日輝煌之歴史,一心要恢復俄羅斯往日之榮光,2008併吞克里米亞,2022發動入侵烏克蘭,牽動世界大局。普丁曾自豪公開宜稱,這些都是受「彼得大帝」偉大崇高精神之召喚!

羅曼諾夫王朝之興衰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部落格回顧
2023部落格回顧
        2023進入尾聲,回顧過去一年,可謂世局紛擾,兩岸緊張關係飆昇,全球各地戰爭衝突不斷,近期「以、哈」戰火新聞更壓過持續經年之俄、烏戰爭。
        際此年終歲末,依例就本年部落格短文作一回顧。今年全年篇數與往年相近,惟因於歲月推移,及前陣子疫情影響,生活節奏內容略有調整變動,短文題材較前富彈性。
        短文若仍依往年分類,今年「國際觀察」項下,變動最大,只有《年度風雲烏克蘭》《哪國國旗!波蘭?印尼?》《荷蘭長青總理下台》《高加索納、卡動亂》四篇,顕示在俄烏殘酷戰爭未能止息及美國國內兩黨悪闘枱面化之下,個人對相關國際新聞之關注情況有明顯變化。
        本年在體育運動方面,篇幅佔有較高之比重,ATP國際網球,從年初澳網,以至年中法網、英網至壓軸美網,相關評析涵蓋四大滿貫賽。今年在亞洲舉辦之成都世大運及杭州亞運,都掀起了一陣陣運動熱潮。此外,2023職業運動壓軸大賽,如美國MLB職棒年終世界大賽、ATP年終八強賽、日本及台灣職棒冠軍賽,都成為「體育頻道」短文關注之題材。
        今年逐漸脫離疫情,年初有了疫後首度出國行。而規劃許久卻歷經諸多變化的馬祖外島遊終於成行。「旅遊隨筆」幾篇短文紀錄了旅程之點點滴滴,《不一樣的露營體驗》則延續我們全家令人回味的露營野趣。在此,要特別提及咱們離校五十多年之台大經濟系老同學,今年春遊阿里山,又秋遊谷關、苗栗、南園,同窗情誼讓人無比珍惜。
        「生活藝文」方面,明顕少了電影觀影心得,《奧斯卡獎之迴響》倒是有了早期學生時期電影之連結,亦見證了世界電影藝術文化產業之變遷與傳承。《戈巴契夫冷戰終結》數篇評論,回顧1990年代驚世的蘇聯一夕解體,以及其後世界大局劃時代之鉅變。個人亦持續保持對俄羅斯現勢及其歴史文化之興趣與探索。
        《大湖公園一奇景》則是家居休閒生活之真實寫照,雖然僅是眼前稀鬆平常之一景,卻也敘說週遭境遇之奧妙,亦反映個人疫中及生命歷程中,心境些許之起伏變化,這或許也可說是個人近期最生活化之一篇短文。
        2024繼續加油吧!

2023部落格回顧

2023部落格回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316_113251.jpg\

  一年一度的影藝大事,第九十五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日昨在美國洛杉磯盛大舉行,在近期國際政經紛擾中,帶來另一類之新聞焦點。「最佳影片」大獎揭曉,以華人移民為主題之《媽的多重宇宙》,髙捧金像小金人。本片更囊括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七項奬項,成為本屆影展光芒四射之最大嬴家,
  亞洲地區之目光,自然是聚焦新科影后楊紫瓊,她不只是近百年來首位亞裔影后,亦是繼多年前荷莉貝瑞之後,第二位非白人獲頒最佳女主角獎項,在歐美西方影業傳統主流意識下,可謂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最佳影片及影后金像獎讓人驚艶之外,本片亦獲頒最佳男女配角,其中最佳男配角關繼威,同樣以亞裔身份,經歴多年影壇波折生涯,終獲奧斯卡最高榮譽肯定,難怪在頒獎台上,他難忍激動淚水,以感人肺腑之言語,觸動全場及全世界影迷的心。
  而個人最感到意外與驚喜的,卻是「最佳女配角」Jamie Lee Curtis 。她在頒獎台致詞時,特別提及她的父母親早年也均曾榮獲奧斯卡提名,惟當年惜未獲獎之過往故事,今年終由她以女兒身份來完成,世代傳承之特殊意涵,令人感動,也勾起了個人學生時代之觀影往事。
  回顧1960年代,銀幕上的帥哥玉女,Tony Curtis 湯尼冦蒂斯、Janet Leigh 珍妮李,這兩位當紅明星,可是當年我們學生之青春偶像,後結婚成影壇佳偶,主演過許多令人回味之影片。當年沒有什麼休閒娛樂,這些影片陪伴著我們走過學生青澀年代。
        今年奧斯卡頒獎盛會,被媒體大標題譽為亞裔之光!華人之光!我亦為之喝彩。但我個人卻有些意外地特別關注到最佳女配角,也連帶回首憶起那已顕久遠之學生年代。

 

20230316_113543.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215_174756.jpg

        2023澳網男雙決賽,由波蘭、摩納哥組合對決澳洲組合,我們要談的不是最終哪隊勇奪金杯,而是因為電視出現波蘭與摩納哥國旗併列畫面,兩者「白紅」「紅白」極為近似,更因吾人以亞洲人之角度,看見一面上下紅白二橫條國旗,直覺就是印尼國旗,一時沒想到竟是歐洲迷你小王國摩納哥,引發國旗識別之趣談。
        話說國旗為國家之象徵,有時甚至就代表國家,每面國旗背後多有諸多歷史、文化乃至地理、宗教之意涵。而我們以一般人平常之角度,去認識或辨識各國國旗,毋寧是自然不過之事,並不刻意強調有無官方之定義,此亦為個人所稱「國旗漫談」之意也。
        紅、白兩色係非常普通之顏色,更普遍為各國國旗所採用,而且一般多沒有再賦予顔色定義。個人對上述兩面相同國旗,究應如何識別頗有興趣。經查相關資料(一時尚難確認是否為官方定義),摩納哥與印尼國旗同為上下紅白兩橫條,惟前者長寬幅比為4:5,後者則為2:3(亦即4:6),質言之,印尼國旗舆大多數國家比例相同,而較摩納哥國旗寛幅略寛六分之一。
        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國旗,係採橫幅長方形。有關國旗之識別,除了長寬比例簡單且客觀明確外,近年科技發展,其他所有顏色及其深淺特色,或可有一定之編碼定義。惟許多國家國旗或旗幟之使用,歴史悠久,早已成為自然共識理解,除了少數國家外,似無需另再作界定。例如阿根廷國旗之淺天藍色,其與其他國家國旗之藍色,䢛然有別。而盧森堡國旗三橫條紅、白、藍,與荷蘭國旗同為三橫條紅、白、藍,一般人很難一眼辨識,其中藍色部份,荷蘭之「深藍」與盧森堡之「淺藍」,又該如何符合一般人理解之界定呢?!

20230215_175344.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1223_130857.jpg

        今年天候持續異常,至十二月下旬,首波寒流方報到,這兩天耶誕鈴聲中,終於有了寒冬歲末的味道。部落格也循例來個年終回顧,個人曾說過,這其實也是個人年度生活之總整理。
        世局依然多變,強權間亦是勾心鬥角,各地紛亂頻頻。而國際新聞多圍繞著美中衝突、俄烏戰爭美蘇對抗、美國兩黨政爭等,讓人對之產生疲怠之感。今年部落格國際新聞觀察單元,僅見《年度風雲義大利》《俄羅斯與北約鄰邦》《俄烏大戰 網球大賽》《短命球王 總理球星》。
        今年有關歴史人文單元,聚焦回首北非及中東之多元文化歴史,書成《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道危機》《西奈半島與中東戰爭》《中東「六日戰爭」回顧》,《失落的海上商貿霸權-迦太基》,而《台籍日本少年兵的故事》,則是一般較少觸及之台灣日治時期之敏感題材,更是個人好友至親第一手親身經歴之時代情節,原作真情實錄,讀來令人深切感動。
        三年疫情,打亂生活節奏,國外旅遊暫停,護照早已過期失效,連國內旅遊都受影響。台大經濟系老同學難得再聚首同遊台南、髙雄,《七股漁鄉行》敘說了那令人難忘的一段旅程。而在礎鳳費心規劃下,我們又遊歴了嘉義、阿里山、台南、麻豆等景點。《谷關行 紫色饗宴》則讓我們回味那多彩的紫色行程。台北有山有水,我們經常漫步附近郊山、水系,《台北水岸秘徑》《水系滙流 社子孤島行》得與大家分享。
        個人持續運動健身,今年圓山網球賽、乒乓賽都未缺席。國內外許多運動賽事如世足、NBA、MLB、羽球、國內職棒等都頗為精彩。有關運動單元,仍以網球題材為多,計有《二刀流大谷之攻守秀》《2022法網回顧瑣記》《球運籖運 法網漫談》《2022溫網風雲錄》《經典溫網 草地球場》《美網八強新希望》《台維斯杯觀賽外記》。
        由於主客觀環境變動,部落格架構單元較前具彈性,有關日常生活隨筆瑣記亦成提筆題材,《駕照換發應考小記》《部落格放寒假》《神奇火箭筒 當兵往事》《另一類區花-大花紫薇》《冰箱汰換雜記》。其間因處理文集II編輯事宜及白內障術後調適,部落格短文中斷近兩個多月,還驚動了遠在紐約的佩瑛表達關切。
        在此感謝諸多好友、老同學、老同事的鼔勵支持,我更要感謝我的家人及兄弟妹妹。
        2023 繼續加油吧!

20220807_165459.jpg

1668582115406.jpg

1668779546927.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1211_154902.jpg

        飽受苦難,歷經迫害,更遭納粹之種族屠殺悲慘命運,流離顛沛的猶太人,1948年終於在中東巴勒斯坦地區獨立建國,邁向嶄新以色列時代。
        基於民族之過往歷史,以色列特別珍惜這個歷程艱辛、得來不易之獨立主權國家,力求維䕶人民及國家永續之基石。立國以來,保持髙超國防實力,更勵精圖治,利用有限資源,發揮潛力,發展農工業,推動高新科技,形塑小而美的頂尖國家,成為諸多國家發展之典範。
        在以色列風光建國及發展背後,卻伴隨著嚴重之地緣不安、阿、猶之間種族衝突加劇,乃至戰爭動亂,更為巴勒斯坦人民帶來人道危機。但在西方國家及媒體之影響下,巴勒斯坦人民長期所遭受之苦難噩夢,似乎有意無意被忽視了。
        當猶太人以各式各樣方式,大批回歸其宗教教義所示上帝應許之地,原已長久居住在這塊巴勒斯坦土地之巴勒斯坦人,其生活及權益即遭侵犯。多少家園被摧毀,無數巴勒斯坦人被迫離開,甚至遭以色列政府強制驅離,引發首波巴勒斯坦難民潮。
        以色列為強化其國家基礎,對境內巴勒斯坦人地區,採行髙度軍事監管統治,更對巴勒斯坦人民之反抗,厲行武力鎮壓。以色列以較少之人口比例,透過駐軍、屯墾殖民、強制遷徙,遂步擴大領土統轄範圍,深化統治地位。1967年大舉進軍佔領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迄今。以色列並多處築起水泥高牆,阻絕巴勒斯坦人民社區,限縮巴勒斯坦人民活動,巴勒斯坦人之生活處境維艱,爆發基本人權及人道危機。
        為尋求緩解巴勒斯坦危機,促進中東地區安定,在國際強權外交調停下,以色列政府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曾直接接觸談判,促成1993年在白宮簽署「奧斯陸協議」,以色列總理拉賓、外長斐瑞斯及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三人,共同獲頒諾貝爾和平奬。
        惟中東地區終未能獲致持續和平,巴勒斯坦人民亦未得到真正公平與正義,以、阿紛爭猶在,雙方戰火動亂依然頻傳,巴勒斯坦人民仍飽受壓迫,國際社會亟需提髙對巴勒斯坦人民苦難處境之關注。

20221211_155355.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221201_225203.jpg

        1948年,在聯合國及主要強權支持下,以色列終於在巴勒斯坦地區獨立建國,隨即牽動了中東地緣政治之危機,並揭開了中東一系列戰爭之序幕。
        1967年,以色列發動「七日戰爭」,迅速佔領南境接壤的埃及西奈半島,(另並佔領敍利亞戈蘭髙地、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加薩走廊)。本文擬由西奈半島,探討回顧二十世紀中後期,中東地區相關情勢之變動與發展。
        西奈半島面積約有台灣兩倍大,甚且比以色列本土領土大得多,位於埃及蘇伊士運河東側,與以色列南方國境大幅相鄰。西奈人口稀少,大部份為沙漠地帶。惟扼守紅海、阿卡巴灣,緊緊掌控以色列南境唯一的出海港Eilat。西奈戰略地位重要,自古即爲兵家必爭之地。
        埃及失去大片江山西奈,國家東側防線盡失,而以色列不只無意撤軍,更進而加強駐軍,屯墾殖民,並建立有「中東馬其諾」之稱的巴列夫防線。埃及面對失地屈辱及不利情勢,雖於1973年聯合敘利亜發動南北突襲,企望挽回劣勢,收復失土,因美國介入力保以色列優勢,終未能如願。
        而以色列除面對國際譴責壓力外,又需投入大量軍力、資源維護西奈及各個佔領區之安定,在內外情勢緊張之際,為免擴大與阿拉伯國家多線對立,並保持在其他佔領區之相對利益,權𧗽全盤得失,西奈半島成為以、埃雙方走向和解之重大方案標的。
        1978年,以色列總理比金、埃及繼納塞之後成為總統之軍事強人沙達特,在美國總統卡特居間協調下,聚集美國簽訂具歴史意義之「大衛營協定」,為中東和平進程跨出一大步。比金與沙達特兩人並因而獲頒當年度諾貝爾和平獎。1979年,雙方正式簽訂和平條約,建立正常外交關係。
        惟世局多變,各國國內及國際各方勢力糾葛。阿拉伯聯盟國家對埃及單方面與以色列簽訂和約,形同背叛表示不滿;而埃及國內若干勢力亦反對和約內容條款。中東和平仍有諸多不安變數。
        1981年,埃及總統沙達特在開羅主持盛大閱兵典禮,當受校部隊行進至閲兵台前時,突有一軍人轉身出列衝出,在大庭廣眾之下,持槍掃射狙襲,沙達特身中數槍滿身濺血,當埸倒地身亡。此事雖已事過多年,相信有許多關心國際新聞時事者,對於這震驚世界之爆炸性新聞,以及那血腥震憾之新聞影像畫面,依然深深印記在腦海之中。

20221201_223835.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828_170743.jpg

        承好友伉儷盛情相贈,當我收到這本~書名引人、封面新穎之書籍時,不禁先瀏覽大綱題要,一時之間,卻是深深震撼。
        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之題材、罕見之台籍少年飛行兵之故事、更令人驚嘆意外的是-本書作者亦即故事主人翁,竟是我昔日女同事之公公,也就是好友頼醫師之父親賴老先生。
        書名《出發吧!少年飛行兵》,由一個青澀而熱血少年,敍說當年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及日本殖民統治下之台灣,整個社會所呈現之激昂氛圍。反映正規歴史教材中,難以窺見之第一手資訊。
        台籍少年逐夢歷程之酸甜苦辣,藉由親身體驗及感受,化作生動活潑文字,處處有血有淚有歡笑。感佩作者在青幼之年,竟能以生花妙筆,輕鬆筆觸,完整深刻表達所見所聞,乃至內心世界。
        第一次離鄉到台北、首度搭船赴日本、又碰上美軍魚雷攻擊之沈船海難,那些平實鮮活之描述,尤其是那驚心動魄、生死交關之一頁,讀來真是令人心疼感動。
        少年兵嚴格無情之磨練過程,由基本服裝儀容要求、生活紀律規範、以至暗夜崗哨、乃至緊急集合乃至長途急行軍。隨處可見日式打駡教育、絕對階級年資服從、處事一絲不苟、爲皇國獻身之所謂日本精神。
        本書頗多展現同袍之誼之情節,亦見不少台灣同鄉之情之敍述,可謂觀察入微细膩。對於嚴肅的台日關係情結並未刻意著墨,但在平實自然之表達中,顯示當年日本整體社會及一般人,確有日本人較優越之觀念,但在實際之接觸交流上,則並不明顯。戰後有關台、韓、中與日本雙方關係之研究,一直為各方所關切。
        終戰之時,台籍日本兵親身經歷身份認同之艱難考驗,作者亦有刻骨銘心之㸃滴回顧。復員回台之後,秉持對航空飛行之熱愛,因緣際會再加入中華民國空軍,再度飛翔天際,表現傑出,成爲極為罕見之特例。本書封面副題「旭日飛向青天」,正是這段台籍日本兵歴史情節之真實寫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809_115042.jpg

        被稱為「歐洲之海」之地中海,自古以來即是歐洲歴史文化之重心,無論是古希臘所開創之人類文明,乃至其後奠定政府統治體制之羅馬帝國,均為紀元前古代之地中海留下璀燦之歷史痕跡。
        距今超逾二千多年之古地中海,憑藉當年建立之國家城邦政治,以及商業貿易制度,維繫著繁榮之商業活動。除吾人所熟知之希臘、羅馬外,尚有一個幾被遺忘、由腓尼基人所創建之海上商貿帝國-迦太基。
        腓尼基人由地中海東端小亞細亞萌發,其中一股勢力西向延伸,在北非現今突尼西亞地區,創建殖民城邦迦太基,並持續銳意經營掌控整個西地中海,乃至擴及伊比利半島。除培養農工產業,曾發行金屬貨幣,並發揮商業特長,建立由愛琴海以至西地中海之海上商貿強權。
        迦太基強力崛起,自然與地中海原有之希臘、羅馬勢力產生磨擦衝突。歷史上,迦太基與羅馬在長期和戰過程中,爆發了關鍵之三次布匿戰爭。
        其中紀元前218~201年間之第二次戰爭,乃是歷史上知名戰爭。迦太基領導人漢尼拔將軍,捨棄北非渡海經西西里進軍義大利之正規戰術,竟由伊比利半島新迦太基城,揮軍北上穿越庇里牛斯山,進入法國隆河河谷,接着再翻越阿爾卑斯山,千里迢迢迂迴攻入義大利波河河谷,並進而在義大利經略十五年,締造歷史罕見令人驚嘆之戰果。此戰艱辛翻山越嶺,長途遙遠戰線,成為研究古代戰史之重要題材。
        五十年後之第三次戰爭,情勢逆轉,羅馬大軍渡海北非,一舉摧毀迦太基城,迦太基六七百年基業隨之滅亡。迦太基承受羅馬進逼之際,其實亦面臨其北非殖民之潛存弱㸃,要長年應對北非原住民之反抗紛爭。
        在「成者為王」「勝者寫史」之歷史原則下,紀元前迦太基耀眼輝煌帝國,終於退出地中海歷史舞台,並進而逐漸為世人所淡忘。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610_111729.jpg

        遷居內湖已近三十年,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並不知道內湖的區花是什麼。直到幾年前,戶政機關將門牌全面更新,上面有了一朶花卉的圖樣,我才恍然知悉「九重葛」是內湖的區花。
        對九重葛,有了這一層新的認識後,我慢慢發覺,內湖果然處處都長滿了九重葛。它不只枝葉繁茂,緣意盎然,更是四時綻放紅色系列葉花。在我們家小小庭園𥚃,雖未刻意栽培照顧,卻也經常開放艶紅花朵,這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九重葛,讓這小小空間顕得色彩艶麗,充滿生命氣息。連鄰居都誇說我們家九重葛花很漂亮哦。
        我並不知道九重葛獲選為內湖區花之內涵,也未去深入探討九重葛之特色特性。但我個人卻對內湖許多地方之道路兩側,那獨具特色的一排排路樹,有着極為深刻的印象。每年初夏時節,定期開花,呈現長串紫色小花。成排路樹,嫣紫花朵,成為別處少見的內湖特有景觀,這就是我個人心中的另一類區花~大花紫薇。
        每年端午節前,大花紫薇開始綻放,長長一排路樹,紫色花朵緜延道路兩側,遠遠望去,煞是壯麗美觀,形成內湖端午期間絕佳之彩色美景,為端午佳節增添豊富艶麗之紫色饗宴。
        今年氣候有些異常,大花紫薇花況明顯不及往年。端午已過許久,近日內湖有些地方,仍依稀可見到大花紫薇孤單的身影。

20220610_111828.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015_233517.jpg

        多年前赴歐洲,曾過境印度新德里,短短五六小時,却已明顯感受到那特殊之社會文化。

        印度位於亞洲大陸南端,瀕臨印度洋,居於亞洲南方三大半島之中央。國土面積遼闊,列為世界知名文明古國。長年深受蒙古、波斯、伊斯蘭文化之交織融合,曾建立數個輝煌帝國,具特殊文化內涵,在文學、數學、科學、藝術各領域,底藴深厚,影響全世界之文明發展

        自十五、十六世紀以來,緣於新航路、新大陸所引發之西洋帝國殖民主義,由歐洲諸多海上強權領軍,競逐爭奪新世界新資源。非洲、美洲、亞洲、大洋洲均淪為殖民地爭戰地區,殖民統治體系直接翻轉人類社會,變更世界地理生態,根本改變人類歴史。

        歐洲強權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遂行對外爭戰開拓之任務,並獨佔擴張貿易之利益權利。廣大亞洲地區,主要在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政軍揮舞之下。而在印度半島,多年爭戰結果,除葡萄牙在印度海岸地區堅守小型貿易據點殖民地,如西海岸果阿(早期譯名臥亞)外,英國完全壟斷整個印度之貿易。1765年,東印度公司更因印度蒙兀兒皇帝之授權,進而取得孟加拉行政統治權,創立「東印度公司治理」之政商體制,正式揭開英國殖民印度近兩百年之歴史。

        印度擁有衆多之人口,多元之民族,廣大之土地,複雜之宗教信仰,種姓制度深植之社會結構,在這股殖民浪潮席捲之下,竟不敵西方政軍商貿勢力之長驅直入,形同國家體制滅亡,陷入外來強權殖民統治之下。印度遭受西方帝國殖民入侵,其背景如何?過程如何?對世界局勢有何影響?頗值吾人思考探究。

        東印度公司由早期之商貿公司,隨着時空質變成為政治之統治者,印度終淪為英國實質之殖民地。由於諸多民族、社會、經濟、政治權力之衝突,自然引發印度人民之反抗,各地頻頻發生抗暴運動。1858年,英國強力鎮壓並嚴懲印度大規模叛變動亂,並宣佈終止東印度公司之治理體制,改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管轄,當年,維多利亞女王遂成為印度之國家元首,女王頭像鑄上印度錢幣,再歷近百年,直到1947二戰結束後,印度方重獲獨立。

        一戰後,民族自決、民族國家蔚為政治實體新風潮,印度在印度教背景聖雄甘地及伊斯蘭背景領袖真納領導下,經長期抗爭終成立獨立共和國。惟隨著印度恢復主權而來之印度、巴基斯坦分治,以及其後東巴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均立即引爆劇烈衝突乃至戰爭,造成大量難民及人口遷徒移動,幾乎可謂是英國殖民統治留下之後遺症。殖民主義之歷程及結束内容,為二戰後諸多地區帶來動亂,亦為世界局勢種下不安因素。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724_181400.jpg

        西元1453年,屹立歐亞交界之世界之都,建城已逾千年之君士坦丁堡,歷經伊斯蘭鄂圖曼帝國之長年進逼,雖有其海陸屏障之扼守優勢,終不敵奇兵突破及強大威力火砲之立體攻擊,堡壘髙牆城破陷落。這劃時代之一役,標誌著中古世紀強權拜占庭帝國之滅亡,同時也宣告古羅馬帝國最後一塊領地東羅馬帝國一併走入歷史。

        拜占庭帝國帶有濃厚神秘的東歐及小亞細亞色彩,在西歐遭北方蠻族入侵,嗣而羅馬失陷之後,憑藉羅馬帝國東半壁江山,維繫羅馬之政經文化精髓,守護歐洲走過所謂黑暗時代。近有研究學者關注這段幾被遺忘之歷史,給予拜占庭帝國新的評價。

        回顧拜占庭帝國之緣起及發展,自然要追溯至西元三世紀及四世紀初期的兩位羅馬皇帝,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君士坦丁大帝,另一位則是較君士坦丁之前在位的帝國先驅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大帝雄才大略,勵精圖治,鞏固羅馬帝國,另並力抗外侮,奠定東部帝國強盛發展基礎。更以精準前瞻眼光,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擇定在歐亞海陸要衝,建設新城新都君士坦丁堡。戴克里先則是羅馬帝國東西分治制度之締造者,並自任首位東部皇帝。當年面臨龐大帝國治理績效明顕衰落之際,這項政權分權之創新政治理念,不失為面對危局之因應之策。另其所建立之備位皇帝制度,形成歷史上極為特殊之四帝共治局面。其後戴克里先更出人意料,未依例任終身皇帝或被篡位,而自行宣佈退位,回歸故里,退隠田園,由備位皇帝繼位,戴克里先展現極具創見性之政治先知智慧。

        近幾年,我們有機會旅遊土耳其及巴爾幹半島。在迄今依然東西薈萃的伊斯坦堡,登上君士坦丁堡防禦高牆,俯瞰天然屏障金角灣,參訪多元多樣敎堂及清真寺,以及宏偉熱鬧之古老市集,深入地下,參觀千年公共給水系統,在這新舊併存的世界之都,感受輝煌帝國之治理能力,追尋歷史之過往。

        另走訪了原南斯拉夫成員國克羅埃西亞,由首都 Zagreb 來到第二大城,那位於亞得里亞海濱的千年羅馬式古城 Spilt,在這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美麗港彎觀光勝地,參訪了整座新城古蹟交錯的戴克里先博物館。遙想這位出身於斯,退隱於斯,長眠於斯的帝國先驅戴克里先。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時任台灣總督之安藤利吉,於10月25日在台北代表日方,向盟軍之中方代表簽署文件。安藤利吉以其武官末代總督之身份,時耶命耶?終走向其後難以遠離之悲劇性命運。

        回顧台灣歴史,在此之前約三百年,明鄭王朝迫於情勢,棄守廈門,移陣澎湖,轉進台灣,而與當年統領台灣已三十八年之荷蘭東印度公司治理當局,展開了吾人所熟知之鄭成功開台(或復台)之戰役,經過九個月激烈的台江內海攻防,荷治當局終因疫病傷亡,物資補給斷絕,又未獲巴達維亞總部馳援,於1662年2月不支投降。今天,台南赤嵌樓前庭之大型立像,以及熱蘭遮古城展示文物,敍說著這歷史性的故事。

        大航海時代,諸多歐洲海權國家,由國家授權成立半官方型態之東印度公司,進行商貿、殖民事務,並代表國家行使軍事、司法、統治之權力。此項公私合營之政商體制,除發揮執行績效外,且廻避了國家直接介入海外掠奪、爭戰之現象。

        荷蘭東印度公司前後派任十二位台灣長官,頗多文件資料以總督名之,嚴格言之,半官方職銜或以長官為宜。最後一任即是降鄭的 Frederick Coyett ,中文譯名通稱揆一。

        末代台灣長官揆一,依據議和條款,攜同少數家眷隨員及隨身武器資物離開台灣,返回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巴達維亞,開始一段悲劇性之後續人生。巴達維亞當局法庭,以其未善盡守護台灣之責,喪失國家重大利益為由,判處揆一死刑,其後改判無期徒刑終身流放印尼小島。

        多年之牢獄流放之後,經由多方之陳情,1674年,揆一獲荷蘭王室當局特赦。1675年,發表《Neglected Formosa》(被遺誤的台灣)一書,為自己在台治理作為辯護,甚而指責巴達維亞當局髙層怠忽職責,拒派援軍,貽誤軍機,導致喪失台灣,凸顕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內部爭議。本書及相關珍貴史料,成為研究台灣荷治時期以及台灣中近代歷史之重要文獻。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60年代,早年學生時期,曾去看過一部跟「東京大審」有關之日本劇情片(非紀錄片),片名已不復記憶,甚至時間㸃也有些模糊,可以確定的是,那應該是盟軍结束佔領後之影片。

        影片最後結局的畫面,是東京大審宣判後某個清晨,行刑絞台之踏板滑落之剎那瞬間,那種震撼恐怖之情節效果,令人久久無法平息。影片迅即切換並跳出東京初冬之藍天,只見一群白色和平鴿悠悠飛翔,就在如此意象對比強烈之間,全片落幕結束。

        二戰後,盟軍先於德國紐倫堡成立歐洲軍事法庭,審判納粹戰犯,嗣於1946年5月,在東京設立遠東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歷時兩年餘,至1948年11月宣判後方告結束。

        依相關資料,遠東軍事法庭羈押甲級戰犯80人,起訴28人,主要是軍方武職將官,少數文官及平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四位曾任內閣總理大臣,任職期間由1936年起至1945年止,其間涵蓋侵華戰爭、席捲東南亞戰爭、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以至戰爭末期,依任期先後為廣田弘毅、平沼騏一郎、東條英機及小磯國昭。惟不含曾三任總理職務但戰後自殺身亡之近衛文磨,以及戰爭末期1945年4月後收拾殘局的三位總理鈴木、東久彌宮、幣原。

        遠東軍事法庭最終判決25名起訴戰犯有罪,其中七人宣判執行死刑。死刑名單中,最為知名的,自是1941年10月任職首相旋即發動偷襲珍珠港,並主持戰時內閣的東條英機。其次則是唯一文官身份,曾任外務大臣及1937年擔任總理的廣田弘毅。其餘五人均為日本髙級將官,包括中學教科書㸃名,而為吾人所熟知的侵華戰爭主謀人板垣征四郞、土肥原賢二。另有二人則係中國派遣軍暨南京大屠殺之責任人,另一位則是緬甸派遣軍司令官。

        遠東軍事法庭組成中,有多國派任法官參與審理,惟美國、中國、英國或因戰爭對戰及人道犯罪關係,在法庭中明顯佔有較關鍵之角色。

        前所敍及「東京大審」電影之畫面情節,即是1948年12月23日清晨,在東京巢鴨監獄之歷史性事件。

20210404_173912 (1).jp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324_131514.jpg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透過無線電廣播,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終於劃下句點。作為大日本帝國統領管轄之屬地、屬國、傀儡國-台灣、朝鮮與滿州國,在一夕之間,結束各自原有政治架構屬性,分別走向截然不同之戰後歷史進程。

        回顧1895年,中日甲午戰後,雙方政府正式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在國際法上成為日本之屬地。戰後,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由盟軍總部授權國民政府接收,其後歷經1951年舊金山和約,1952年中日和約(亦稱台北和約)。有關台灣地位問題之研討,至今持續為各方所關切。

        朝鮮由李氏王朝長期統治,於1910年,在日本強力逼迫下,雙方簽訂合併協議書,朝鮮王國實質滅亡,在日本所謂「內鮮一體」政策下,成為日本帝國之屬國。二戰後,由於盟國美、蘇各有盤算分別佔領,走向南北韓對峙局面,直接牽動戰後世界情勢之變動。

        中國東三省緊鄰日韓,早被日本視為國家利益之所在,更經日本關東軍及南滿州鐵道會社之長期經營,建立緊密特殊關係。而號稱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指揮部,在日本併吞朝鮮後,其參謀本部曾密謀規劃,研擬沿用模式佔領満州地區,以順遂日本帝國發展大計。惟受國聯及各強權國家影響,關東軍主導發動九一八事變,只能退而扶植成立滿州國。

        根據公開的「日滿協議書」以及秘密換文的「日滿密約」,滿州國成為名實全然不符之傀儡政權,一般甚以「偽滿州國」相稱。滿州國在日本主導監控下,迎來大清遜帝溥儀,擔任早期共和年號「大同」之執政,乃至後期帝制之「康德」皇帝。滿州國在日本「大東亞共榮圈」及「五族協同」(日鮮滿蒙漢, 異於中華五族)政策及口號之下,進行極為特殊之政府運作。至今,有關滿州國之研究探討,仍是各方關注之題目。

        滿州國歷時十四年之政治體制,戰後迅即瓦解,滿州回歸中國,但旋即陷入中國國、共內戰爭奪之路。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126_135737 - 複本 .jpg

        1607825268651.jpg

        近日天氣轉冷,耳邊已飄來陣陣耶誕鈴聲,2020即將進入尾聲,循例來個年度部落格回顧,也是年度生活之紀要整理。

        今年由年初開始,一直到現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造成世界政經情勢之重大變動,更衝擊全球各地之社會生活型態。2020絕對是令人震撼沮喪的一年,《時代》雜誌甚至評為有史以來最糟的年度。

        我個人一向關心國際新聞,時而就國際情勢作些觀察評論,成為個人部落格之重要項目。惟今年國內外媒體之新聞報導,主要圍繞在驚人的全球疫情、變調粗俗的美國大選以及中美衝突對抗,連Brexit 及亞美尼亞戰爭這擋大事都退居二線了。個人主觀上,對相關新聞評論顯得興趣缺缺,「國際論壇」單元裡,只有《年度風雲 烏茲別克》《強權爭霸 極圈風雲》《深入極地 歐亞大陸最北端》三篇。

        今年元月間,我們照例安排全家國外旅遊,沒想到,這竟是今年度唯一的一趟出國行。《新春清邁行》《泰北清邁印象》之一、之二,紀錄了我個人首度入境泰國之㸃點滴滴。七月間,依防疫中心之生活規範,我們走向新竹關西山林,擁抱大自然,《尖石露營記》讓我們可慢慢回味那青山綠水的野外生活。九月底,終於有機會搭上飛機到離島,《澎湖旅遊雜記》,讓我們親身體驗與三十年前截然不同的澎湖新氣象。十一月間,《深秋野趣太平山》,重遊風景優美太平山,並首度完成那頗具挑戰性的翠峰湖環湖步道之行。十二月中,台大經濟系同學離校五十多年,重溫同窗情,再敍同學誼,難得銀髪再同遊花蓮。而近郊大屯山系及北海岸則是我們經常尋幽漫步之地,記得有一次,在二子坪美景山邊,當我們簡易搭桌架椅,悠閒享用簡單午餐泡麺茶飲時,竟有路過登山朋友對我們 說,你們可真會享受人生喔!20201104_133036.jpg

        今年國際體育賽事大受疫情衝擊,多數或取消或延期或閉門比賽。作為個人興趣並為部落格重要項目之「體育頻道」,明顯少了題材及力道,《2020美網開打》《美網落幕 迎接新世代》《2020法網傳奇》,記錄了網球大賽之精華,惟與往年場內場外之熱鬧盛況比較,着實令人感慨不已。而在疫情生活下,很自然地,寫了《口罩風波-全民防疫外一章》《「我家門前」-防疫生活隨筆》《笑話一則 夫妻相处》可視為今年「疫」外生活之真實寫照。

        今年沒有到電影院,也少在Netflix看片,少了觀影心得感想,卻剛巧在電視頻道上,瀏覽了幾部經典老電影,《「梅岡城故事」一甲子》《「公寓春光」六十年回顧》,得以再度欣賞老電影的韻味、老明星的風釆,順便回味學生時期的休閒生活。不覺歲月悠悠,早已邁入回首過去的年代了。

        閒暇之餘,不忘閲讀探索新知。《日本將領協防台灣秘聞》《日本軍官「白團」之真相》《日本武官之「台灣總督」》,這是日治及戰後時期跟我們切身相關之歴史的一部份。《大航海時代-帆船》《神遊奧圖曼帝國》《奧圖曼帝國盛世回顧》,則是中近代世界及歐亜歴史之省思。

        2020全世界都深陷疫情之中,個人仍儘量維持生活作息之規律,日常相關體育健身活動及進修課程,雖有短期中斷,大致尚能持續。圓山聯誼會年度之桌球、網球比賽,以及Sax演奏活動都照例未缺席,以今年特殊情況而言,頗為欣慰。

        今年部落格短文內容,受疫情影響而有所調整,惟大致尚能維持過往之進度,坦白說,其中不免有相當的壓力,不過,部落格短文早已成為我充實生活之一部份,更是另一方式之自我勉勵。

        窗外庭園,今年第一朶茶花已花開花落,望着株上纍纍花苞,個個含苞待放,期待今年花況,猶勝去年。

        揮別庚子2020,2021繼續加油吧!

1599734953381.jpgline_55744335047157.jpg1605399328503.jpg1596271371472.jpeg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17_163222.jpg

        奧圖曼帝國自十三世紀,由伊斯蘭土耳其崛起,經多年征戰擴張,建立橫跨亜歐非龐大帝國,形成與歐洲基督教哈布斯堡王朝長期對峙之世界局勢,直到二十世紀初葉一戰結束帝國解體為止,可謂是中近代世界歷史重要之一頁。

        帝國由亞洲發跡跨越歐洲,威脅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1529年更揮軍遠征,圍攻奧地利帝國大本營維也納,1683年再度圍攻維也納,震撼全歐洲,嗣經雙方議和結束交戰。帝國並另向土耳其安那托利亞東方擴張,掌控敍利亞、伊拉克、伊朗地區。向南征服埃及,統轄北非地區,成為歷史上少見之龐大帝國。

        帝國在軍事國防擴張之際,十六世紀中期,即着手規劃兩大運河建設,頗引人注目,包括連接地中海舆紅海間之蘇伊士運河,以及黑海、裏海間,連接頓河與伏爾加河(即窩瓦河)間之運河。其中之蘇伊士運河計劃,當時即因故未付諸執行,直到十八世紀中期完工,成為改變全球航運乃至世界現近代歴史之重要建設。而頓河、伏爾加運河則着手開挖,歷經諸多困難方於1952年完工。如此大規模之運河建設規劃,顕示帝國重視基礎建設,有關規劃極具前瞻性。

        帝國四向對外擴張,其中由巴爾幹半島向北,跨越保加利亞,深入黑海地區,週邊瓦拉幾亞(今羅馬尼亞)公國、摩爾多瓦公國、克里米亞汗國皆成帝國屬國,更遠達髙加索及裏海地區。因地緣利害關係,與北方興起的俄羅斯,產生正面激烈衝突,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雙方多次發生軍事交鋒。這項俄羅斯帝國與奧圖曼帝國之間長達百年之恩怨分合,直接影響俄羅斯與土耳其之關係,成為當今國際情勢中曲折重要之一環。近日髙加索地區,亞塞拜然與亜美尼亞有關「納卡主權」之戰,明顕都有俄羅斯和土耳其介入之成份。

        除了帝國武功之外,其文治及政經體制,亦展現治理效率,如有關政府組織執掌、文官制度、多元宗教制度、租稅制度、兵役制度等,可謂是對外征戰之外,能夠維繫帝國統治,維持帝國內部和平五百年之重要關鍵。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028_102201.jpg

        記得中學敎科書,關於奧圖曼帝國之敍述不多,篇幅有限。這個發跡於土耳其安那托利亞地區,十三世紀崛起躍上世界舞台,經多年征戰擴張,建立實質有效之統治體制。十七世紀鼎盛時期,帝國版圖橫跨亜歐非三大洲,並強力掌控黑海、裏海及東地中海海權,形成與歐洲哈布斯堡王朝對抗之局面,以迄一戰結束為止。其間1453年一舉攻克世紀之都君士坦丁堡,宣告千年歷史東羅馬帝國之覆亡,是中近世代歴史之關鍵時刻,亦是帝國發展之重要轉捩點。

        前幾年,有機會造訪奧圖曼帝國昔日統轄地區,無論南巴爾幹的希臘,以至北巴爾幹原南斯拉夫諸國-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亜、克羅埃西亞等國,幾乎未見帝國之統治遺跡。或可反映當地民族對奧圖曼外來統治之觀點,甚至將脫離帝國統治前之階段,視為國家之黑暗時代。

        較難以理解的是,即使在帝國發展起源地-土耳其,多見塞爾柱帝國及突厥土耳其各公國之遺跡文物,卻少見奧圖曼帝國之遺緒,顯示突厥土耳其雖為奧圖曼帝國之中土腹地,卻未見土耳其以帝國之承襲國立場,強力宣揚帝國之文治武功,以及帝國輝煌的歷史過往。

        回歸奧圖曼帝國之建立本質,以及奧圖曼帝國究由何人何族所統治,具體而言,奧斯曼皇室家族綿延統治直到近代帝國解體為止,但透過有效率政治體制之運作,多方人才之召募晉用,實質上,帝國之政府統治體系,明顯包括突厥土耳其人、伊斯蘭阿拉伯人,乃至代表較先進的歐陸基督教各民族。根據日本學者之研究,經過長期民族融合以及多元政治文化體系之運作,奧圖曼帝國可説是由所謂「奧斯曼人」所統治。

        十八世纪,帝國國力式微,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加入同盟國陣營而成敗戰國,原轄巴爾幹、中東地區、北非屬國先後紛紛脫離帝國管轄,終結近六百年帝國歷史。而作為帝國最後根據地的土耳其,在凱末爾將軍領導下,歷經多年對外戰爭,終於建立嶄新的土耳其共和國。

        今天,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國家博物館,在雄偉華麗的建築加上明顯威權的氣勢下,我們可以相當深入了解現代土耳其之發展舆內涵,對於土耳其共和國艱辛的戰爭建國歷程,以及建國之父凱末爾之英勇領袖事跡,更是印象深刻。但關於土耳其之前身-有著輝煌歷史的奧圖曼帝國,卻沒有呈現完整具體的樣貌。或許這就是日本學者所說的「不屬於任何人的奧圖曼帝國」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