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聯意外解體後,瀕臨黑海的烏克蘭,經過橙色革命的震盪,新政府採行脫俄親歐路缐,讓俄羅斯西線門戶洞開,國防戰略縱深受到擠壓,遂大力支持烏東俄裔多數地區,引爆烏克蘭內戰。戰爭烽火持續多年,國家飽受戰亂之苦。俄羅斯更藉由所謂公民投票之形式,強行併吞原屬烏克蘭的戰略要地克里米亞,遭致歐美各國一系列強烈制裁。黑海周遭,反映歐美與俄羅斯勢力之重大變化,可謂是近幾年新聞媒體之焦點。


        而同在歐亞大陸之間,同為古地中海之一部份,位於高加索另一側的內陸湖-裏海地區,雖也面臨蘇聯解構,國際關係勢力重新建立,加上該地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更引發周邊各國及世界強權之權益爭議。不過,比起黑海,裏海近年較少躍上主要新聞版面。


        裏海面積37萬1千平方公里,約有台灣十倍大,約略相當於黑海,卻是一個封閉的內陸水域。在前蘇聯時期,裏海由蘇聯及伊朗兩國協議管理,並劃定相關界線。蘇聯解體後,裏海聲索國家除了俄羅斯及伊朗之外,東側多了哈薩克、土庫曼,西側多了亜塞拜然。不論主權領海、水域資源、乃至海床資源之開發、石油天然氣之輸送、管線之鋪設等等,均牽涉各國利益,再加上國際勢力介入,導致意見分歧,爭端不斷。


        今年8月12日,在俄羅斯主導下,在哈薩克臨裏海城市 Aktau 舉辦的第五屆 Fifth Caspian Summit 裏海高峯會議,由當今世界強人俄羅斯總統普丁、伊朗總統羅哈尼、地主國哈薩克總統納札爾巴耶夫、亞塞拜然總統、土庫曼總統五位元首共同簽署 《裏海法律地位公約》。這是歷經二十年紛爭、劃時代的重要國際公約,裏海也因此上了國際媒體之頭版。


        這份公約把(裏海)定位為特殊法律地位之水體,排除了裏海是湖?是海?所引發的複雜國際法律關係及權益爭議。同時明訂裏海表面及海水資源由五國共享,而海床及地下資源由相鄰國家在國際法的基礎上,由相關國家協議。至於具體執行細則,仍待後續協商。


        這一公約同時包含了另一個關鍵條款,就是非裏海國家之武裝軍事力量,不得進入裏海。確立了五國維䕶裏海安全之責任,也意味着在俄羅斯之勢力下,致力阻擋歐美及北約勢力之侵入。由於深受前述黑海勢力變動影響,俄羅斯在裏海公約之主張及意涵,其實是不難理解的。


        黑海、裏海均處於歐亜大陸交界,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有研究指出,誰控制歐亞大陸地帶,誰就能掌控全世界。期盼裏海法律公約,能為裏海帶來永久和平繁榮,惟在國際強權現實局勢下,裏海情勢又將如何發展?!

20180814_180714[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