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運動頻道 (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90522_221329.jpg

        世界網球惟一紅土滿貫賽-法網即將開幕,前幾周,前哨戰陸續在歐洲各國開打。
 
        列為最後前哨戰的羅馬大師賽,男單四強由 Nadal 對戰當紅新秀希臘 Tsitsipas,另一組合則是 Djokovic 出戰阿根廷小巨人 Schwartzman。結果均由天王級老將獲勝晉入決賽,最後由紅土天王 Nadal 以絕對優勢奪得個人第十座羅馬大師賽金杯,同時也標誌著超越了 DJokovic 締造ATP 千分級第三十四座冠軍的新紀錄。
 
        ATP羅馬大師賽與WTA女網賽共站舉行,女單四強由荷蘭 Bertern 對戰英國一姐 Konta,另一組合由捷克冷面嬌娃 Pliskova 出戰希臘 Sakari。今年羅馬的對戰組合頗引人注目,因為無論男女比賽,皆有希臘新生代好手勇闖晉賽,為希臘網壇帶來無比新希望新氣象。而在羅馬比賽現場,更湧入不少希臘球迷,球場上,那藍、白細橫條希臘國旗也到處飛舞,電視轉播也不時捕捉到希臘球迷搖旗吶喊熱烈加油的畫面。
 
        希臘好手 Tsitsipas ,台灣媒體暱稱 7784,年僅二十,身材絕佳,臨場冷靜穩健,極具爆發力。近期表現極為耀眼,屢敗頂尖高手,不只是希臘新希望,儼然已成為世界網壇明日之星。回顧之前另一前哨戰馬德里大師賽,Tsitsipas 連戰皆㨗,並擊敗 Nadal 挺進決賽,為新生代站上至高點,只可惜最後不敵 DJokovic,屈居亞軍。
 
        羅馬及馬德里兩項大師賽,還是分別由 Nadal 及 DJokovic 勇捧金杯,顯示除了英國 Murray 長期為傷所困外,包括 Federer 在內之長青三大天王,依然強勢活躍球場。他們叱咤風雲多年,精湛球技,經典風範,仍為球迷津津樂道。不過,同為前哨戰之一的五百分級巴塞隆納賽,總算由年輕世代奧地利 Thiem 對戰俄羅斯 Medvedev 争冠,多少反映了網壇世代交替現象。
 
        但在之前的另一前哨戰蒙地卡羅大師賽,卻是由兩位資深選手進入決賽,雖說產生了一位新的冠軍,卻很難說代表新世代之交替,因為奪冠的義大利 Fognini 以及對手年齢都已逾三十了。倒是 Fognini 的另一半 Flavia Pennetta 也是網壇名姝,曾勇奪2015美網女單冠單以及2011澳網女雙后座。網壇夫妻二人先後同為義大利爭光締造歷史,也為體育新聞版面增添不少花絮話題。
 
        
文章標籤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1_154313.jpg

 
        蒙地卡羅 Monte Carlo大師賽,每年四五月間,在歐洲景色秀麗渡假勝地,迷你小國摩納哥蒙地卡羅擧行,是巴黎法網滿貫賽的重要前哨戰。
 
        今年2019蒙地卡羅大師賽冠軍賽當天,在這個以摩納哥王室為名的 Rainier III 球場,到處旗海飄揚,氣氛熱鬧非凡。雖然這場冠軍賽的對戰組合,因 Nadal 及 Djokovic 提前落馬,少了原先預期的天王及巨星之光環,依然吸引了滿場觀衆入場。更由於摩納哥王室參與盛會,球賽現場可謂冠蓋雲集,珠光閃閃,頗多貴賓盛裝出席,莊嚴在座。
 
        這場千分級決賽,終由義大利好手 Fabio Fognini 直落二盤,奪冠捧杯。頒獎儀式中,主辦單位除了演奏義大利國歌外,在全場各國旗海中,還特別安排了摩納哥五六十人大陣仗的國旗方陣,場面頗為美麗壯觀。
 
        這類旗海飛舞的熱鬧場景,極為稀鬆平常。在歐洲地區,各種嘉年慶會上,各式各樣旗隊方陣也頗為常見。只是這面摩納哥國旗,雖說與波蘭國旗極為相似(均為紅白二橫條,僅上下紅白互異),在歐洲地區似乎也沒有任何引人特別注意的問題。但是,,,
 
        但在亜洲國家,尤其是對東南亞國家而言,這就可能引來有趣的國旗認知與辨識問題,因為這面紅上白下雙橫條國旗,竟然與印度尼西亞國旗完全相同。我的直覺,這是印尼國旗。(請參閱拙文:「旗正飄飄 國旗漫談」)
 
        蒙地卡羅以運動、休聞、賭場知名,夢幻童話小王國摩納哥,偶爾亦會登上國際新聞花絮版面。但摩納哥紅白雙色國旗,平常少見,大陣仗的摩納哥國旗旗隊,更是罕見。蒙地卡羅大師賽正巧提供了這樣難得的旗海飄揚的場景畫面。
 
        碧海、藍天;白日、紅土:加上红、白國旗,造就了熱鬧歡樂的蒙地卡羅大師賽。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雅加達-巨港亜運已近尾聲,在這項原應由越南河內主辦之亜洲最大運動賽事,台灣選手表現頗為優異,迄今累計已獲13金17銀,超越上屆仁川亜運,令國人為之振奮。由於亞運是亞洲人之運動競技,有關體型身高、專長技巧等較為接近,雖同樣有如中、日、韓運動強國主宰賽場,但相對有較多較公平之機會踏上頂峰,而為國人所關注。
 
        本屆雅加達亞運會,主要係由 Jakarta - Palembang 主辦,所有官方資料及相關看板皆由兩城共同列名。其實,Palembang 並不在 Jakarta 附近,甚至不在爪哇島上,它位於蘇門答臘東北角,是行政區南蘇門答臘省省會,人口一百五十萬人,是印尼第七大城市。也就是我們過去較常聽到的 「巴鄰旁」或稱 「舊港」。
 
        開幕日前之若干新聞報導,顯示雅加達之場地、會務工作,仍有諸多未上軌道之處,令人耽心接辦本屆亜運之品質。惟開幕式一開場,總統佐科威一反傳統,以呼嘯瘋狂之機車秀入場,引來一陣驚嘆。繼之以「水、土、風、火」四大元素編織而成如虛似幻之舞蹈歌唱,象徵印尼之風土文化,加上影音聲光特效,高水準之演出,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印尼近幾年逐漸脫離軍方強人政治,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發展亦頗可觀。佐科威2014年上台後,延續原雅加達省省長之傲人傑出政績,讓這個人口達二億五千萬人的伊斯蘭教國家,再成為國際政經舞台上極為耀眼之發展中國家。
 
        本屆亞運會頒獎儀式中,我國目前之會旗多次昇起,會場亦一再傳來熟悉之國旗歌聲。尤其是當我國選手及團隊技壓中日韓,那場面更令人興奮不已。當然,運動場上各種狀況頗多,選手臨場表現亦難完全掌控。如女壘負於日本得銀牌,但能兩度擊潰菲律賓,再克中國,已屬不易。而各方看好的女網雙打詹家姐妹,力戰三盤,搶十決勝盤已先取得兩個賽末冠軍點,卻未能一舉拿下,頗為可惜。羽球男單周天成,一路奮戰入決賽,第三盤不敵地主印尼高手,但已締造我國羽球男單之紀錄。
 
        本屆亞運,我國除了若干傳統強項外,在射擊、射箭、划船、體操、空手道等項目亦有突出表現。2020東京奧運,兩年後即將登場,期盼台灣繼續加油,加強重點訓練,發揮所長,並強化運用科技資訊輔助,相信台灣選手將再創佳績。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四年一度的世足賽,歷經一個月的精彩賽程,終於風光落幕。俄羅斯以非足球強權主辦國之姿,跌破世人先前之預估,不僅踢出一場場好球,亦大大地展現了俄羅斯堅實的國力。總統普丁更利用這難得的運動舞台,發揮了政治外交的短傳長射,頻頻得分。難怪有媒體評論說,法國笑擁金杯,舉國瘋狂;東南歐小國克羅埃西亞勇奪亞軍,該國女總統臨場加油的花絮新聞,吸引全世界之眼光,當然都是本屆世足賽的嬴家,但俄羅斯卻是最大的贏家。


        足球並非台灣的主流運動,但世足賽卻持續獲得衆多運動迷之關注,媒體轉播收視一路長紅。今年更激發了一場,國內有線電視頻道系統之生態議論,市場也隨之劇變翻轉,對台灣而言,真可謂有些始料未及。


        而網球殿堂-溫布敦公開賽,不只是網壇四大滿貫賽唯一的草地賽事,更是百年優雅網球之象徵。今年溫布敦如期開打,賽程卻與世足賽重疊,當男單、女單四強及冠亜軍決戰之際,更與世足賽當面強碰,最引人注目的關鍵賽事,都集中在同一個週末熱點。當然為全世界球迷帶來無比歡樂,但也難免些許困擾,乃致錯失比賽之遺憾。


        今年溫網男單,由塞爾維亞球王 Djokovic 奪冠。近兩年歷經受傷復出,走過頗為艱辛波折歷程,總算讓已三十二歲老將重返顛峰,為網球傳奇生涯再邁進一步。而決賽對手南非老將 K. Anderson 球技純熟,發球更具爆發力,曾在準決賽中,因雙方你來我往,勢均力敵,第五決勝盤方以26:24之罕見超多局數,拍下同具發球Ace威力之美國長人 J. Isner 。而原呼聲頗高的髙齡球王 Federer 就是在八強賽中,第五盤11:13之局數栽在 K.Anderson 重砲手下。


        今年女單冠軍,由德國老將 Kerber 拿下,決賽對手正是年高三十五、展現令人折服的毅力、產後復出的小威 S. Williams 。Kerber 繼美網、澳網之後,續擁金冠,為網球生命再添輝煌一頁。


        網壇由四大天王盤據多年之老話題,雖見年青世代傑出表現,並多次在千分級大師賽登上王座,終究未能在四大賽頭角崢嶸。今年四大滿貫賽中,澳網由 Federer 拿下,紅土法網依舊是 Nadal 天下,如今英網溫布敦又由 Djokovic 重返榮耀,全球球迷更關心今年僅剩的美網,新世代球星有機會掄元站上頂峰嗎?!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年一度2018世界杯足球賽,六月十四日起正式開踢。這項全球運動人口最多的體育賽事,比賽期間長達32天,全世界也就進入瘋狂世足之季節了。


        本屆世足賽,由非足球強國的俄羅斯主辦,卻在總統普丁的大力推動下,傾全國之力,在11個城市的12座場館風光開幕。俄羅斯隊以地主之姿,竟也展現優異球技,連番勝球,讓人刮目相看。


        本屆參賽共32隊,第一階段分八組,每組4隊先循環賽取兩隊,晉級16強決賽。本屆分組賽開踢以來,頻頻爆冷。上屆冠軍衛冕德國,竟陷入所謂冠軍魔咒,以0:2慘敗在亞洲隊伍韓國腳下。而南美強權阿根廷,在三朝大咖球星梅西遭鎖死情況下,一勝難求,差點提前出局。而人口僅三十餘萬人之冰島,卻創造了令人側目的冰島傳奇。而奈及利亞及塞內加爾相繼出局,非洲勁旅竟全軍覆沒。而足球弱國日本意外晉級,過程離奇惹議,甚至有些不可思議了。


        根據分組賽規則,勝隊得積分3分,和局得1分,敗者0分。以積分高低取前兩隊,晉級十六強賽。若積分相同,以分組賽總淨球數(得分減失分)評比,若再相同,以分組賽總進球數比較,若再相同,則以相關兩隊之淨勝球數、總進球數、對戰勝負定輸贏,由於分組僅對戰一次,其實就是對戰勝負為準。若對戰和局,則進入所謂公平競賽檢驗,以犯規黃牌紅牌分別扣㸃後分高下。


        且讓我們回顧一下H分組,除日本外,有南美哥倫比亞、歐洲波蘭、非洲塞內加爾。而日本首戰即爆冷,竟以2:1擊敗強權哥倫比亞。次戦塞內加爾,最後竟以2:2逼平非洲雄獅。到了關鍵第三戰對戰波蘭,就出現了罕見的因賽制規則而變調的競賽。就像另外分組,法國與丹麥對戰,全場九十分鐘,雙方均無積極進攻,在滿場觀衆噓聲中,以0:0和局,雙雙晉級決賽。


        日本與波蘭之戰,終戰前十分鐘,波蘭以1:0領先。由於波蘭已連輸兩場,即使獲勝,亦確定出局。而在另外場館,同時間開始比賽的哥倫比亞、塞內加爾之戰,當時,哥倫比亞以1:0領先。由於現場消息即時傳來,如以當時成績為準,哥倫比亞以兩勝一敗積分6列第一,而日本、塞內加爾均以一勝一和一敗積分4並列第二,且進失球相同,對戦又和局,難分高下。日本即動念接續比犯規黃紅牌。


        接下來比賽的最後十分鐘,只見日本球員不再積極進攻,避免犯規動作。對手波蘭贏定但出局,也就配合無積極作戰。如此磨功拖過十分鐘,造就了一個苦主~塞內加爾,同樣一勝一和一敗,卻被作掉慘遭出局命運。比賽結束,全場有歡呼聲,自然也有不少喝倒釆噓聲。


        世足大賽進入十六強,精彩可期,大家好好欣賞吧! 亞洲唯一進入十六強決賽的日本,在接續的淘汰賽中,不知能走多久?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網球四大滿貫賽唯一的紅土賽事,法國公開賽即將登場,這是全球矚目的網壇大事。而在法網前的一系列千分級大師賽,亦吸引無數球迷之眼光。


        首先是 Monte Carlo 大師賽,由 Nadal 與錦織圭爭冠,結果 Nadal 兩盤獲勝,第11度封王,預告今年紅土賽之強勢出發。屈居亞軍的綿織圭,今年傷愈復出,表現不差,四強賽漂亮拍下耀眼新銳 Zverev,惜不敵紅土蠻牛,網壇征戰多年,却仍待爭取企盼多時的大師級第一冠。


        我們暫先跳過接續的馬德里大師賽,在剛結束的羅馬公開賽,Nadal 依然雄姿英發,一路長紅。四強賽先拍落前球王 Djokovic ,決賽再與 Zverev 爭冠。雖破紀錄先掉一盤,且因雨比賽中斷,終仍衛冕成功,坐擁第8座冠軍杯。也就是説,仍舊是四大天王的天下。


        最後再回顧先前的馬德里大師賽,我個人認為這是今年紅土賽之精華,特別是體現了多年來有關網壇世代交替之熱門話題,也觸及了四大天王長期盤據球場,新秀何時能篡出,乃至所謂生不逢時悲情中生代的議論。


        馬德里四強賽,其中一組,由奥地利 Thiem 對戰南非一哥 Anderson ,已顯示新世代站出枱面,結果由 Thiem 勝出。另一組則更是今年新世代之代表作,由 Zverev 對戰加拿大新一哥 Shapovalov 。兩位新銳平均年齡20歳,可説是破紀錄的年輕組合,為網壇世代交替作了最佳之見証。結果由 Zverev 技高一籌,兩盤拍下年僅十九的 Shapovalov 。


        馬德里決賽,由四強賽勝出的 Thiem 與 Zverev 對決。 Thiem 去年曾闖入決賽,與冠軍僅一步之遥,惜不敵 Nadal 。今年捲土重來,企盼奪下生涯第一座大師賽金杯。德籍 Zverev 較Thiem 年輕兩歲,出身蘇聯中亞,近年嶄露頭角,已登上三項大師賽冠軍寶座。


        這場新世代明星對決,為球賽帶入新高潮,Zverev 在前輩德國球王 Becker 親臨球場加油下,以兩盤6:4、6:4勇奪金杯。馬德里公開賽絕不只是紅土系列賽之一,它為今年紅土賽事寫下歷史之一頁,也為網球未來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1527509878482[1]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517344164896[1]  

        今年旅遊澳洲期間,正是網球四大滿貫賽中,年度打頭陣的澳網進入精彩後半階段。人在澳洲,卻無緣親臨墨爾本觀賞球賽。在緊湊豐富行程之餘,沒有錯過球迷關注的決賽,因而今年有了在澳洲當地欣賞澳網電視轉播的特殊經驗。


        四大天王中,英國 Murray 因傷未參賽,塞爾維亞 Djokovic 被韓國新銳鄭泫拍下,西班牙 Nadal 因傷退賽敗於克羅埃西亞 Cilic 手下,只有瑞士 Federer 保持極佳狀況,以一貫全方位的球技以及優雅身段,一路過關斬將打入決賽,最終五盤決勝擊敗 Cilic 衛冕成功,奪得男單第6座澳網冠軍及第20座大滿貫金杯。難怪已三十六歲破紀錄高齡、人稱網球紳士的 Federer,強忍內心澎湃,熱淚發表誠摯感人的賽後感言,感動了萬千現場及全球球迷。


        而女單方面,由羅馬尼亞 Halep 對決丹麥 Wozniacki ,無論何人獲勝,都將產生一位新的澳網冠軍。現年二十七歲的 Wozniacki 征戰網壇多年,成績斐然,獲獎無數,並曾長期積分名列世界第一,怎奈總缺臨門一腳,世界球后竟無緣登上任一四大賽冠軍寶座。今年決賽總算拍下實力強勁的 Halep ,奪得第一座滿貫賽金杯,彌補了網球生涯最大缺憾。也因今年的男單、女單冠軍觸動人心的故事,讓今年澳網充滿溫馨氣息,呈現更深層的意義。


        除了欣賞澳網,我們驅車前往 Port Stephen ,住在海灘附近的家庭度假村,全家大小玩水玩沙不亦樂乎。尤其在 Anna Bay 的沙丘滑沙,大家首次體驗由五十公尺高的沙丘上,坐在一小塊約二十公分寬木橇
板上,純靠雙手平衡,順着約四十度斜坡滑行而下,既緊張又刺激又好玩,讓人一再爬上沙丘享受急速飛落的樂趣。其實滑行兩次之後,己頗能掌握要領,不會輕易翻車,只是頂着酷熱太陽,光腳踏着滾燙且又鬆軟細沙,一步接一步走上沙丘,可謂舉步維艱,有如登天。我個人滑行了五次,雖意猶未盡,也只能看着年青人尖聲歡笑呼嘯而過了。


        澳洲人口僅二千四百萬人,土地廣達七百七十萬平方公里,可謂地廣人稀,由於早年的白澳及近年的移民政策,澳洲保留了歐英主流的人口及社會結構,目光所及多是歐美生活型態,幾乎看不到原住民的身影及文化,這是原住民的宿命與悲哀。近年亜裔人口明顯增加,華人也是處處可見,形成澳洲社會的另一新現象。


        在這樣歷史背景下,我們此行遍嚐各地風味餐飲,美式、英式、義式、墨西哥式自不在話下,亞洲各國料理亦多元豊富。台式、日式、韓式外,還有新加坡,泰國、越南、香港美食。當然,那天坐輕軌電車到馳名的 Fish Market,在風景優美港邊,那一道價錢破萬台幣、秤重超過二公斤澳洲大龍蝦港式炒麵,最是令人回味又難忘了。


        冬日南半球全新體驗,期待再一次的全家海外旅遊!

 1517710974231[1]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827_133237[1]  

        2017台北世大運,這項台灣歷來所主辦最高層級規模最大的國際運動賽會,在未被看好甚至看衰的情況下,歷經若干驚奇波折,總算順利圓滿落幕。


        有關世大運的報導評論已多,作為台灣的一份子以及台北市民,個人只想把參與觀賽的歷程及觀察,為這項台灣體育盛事略作回顧,也為自己留下一些世大運的軌跡。


        開幕式出現揷曲狀況後,世大運激起了全民的關注,而台灣選手在場上的優異表現,譲原本冷清的賽事票房,突然 變得熱銷,許多埸館的入場門票,竟然銷售一空,一票難求。

        我個人除了早即上網購妥網球準決賽及決賽票券,臨時要加購閉幕式卻不可得,此外,排球(台大體育館)、韻律體操及競技體操 (南港展覽館),均一一高掛完售。最後決定去大田徑場看田徑比賽。


        田徑是運動之母,但坦白說,平常幾乎未臨場觀賽。而田徑項目一般均未分級比賽,對於體型相對較小者不利。印象中,台灣僅有楊傳廣在男子十項全能及紀政跨欄短跑,在奧運會曾有奪牌紀錄。


        田賽、徑賽同時在四百公尺運動場範圍內進行,如何協調不互為干擾,甚且要互為拉抬比賽氣氛,有賴主辦單位精準規劃及執行。而短跑、長跑、接力賽,每項賽事如何安排順利起跑、搶跑道、接棒、衝缐等,均需嚴格控管處理,此次世大運場上工作人員優質專業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田徑賽是世大運主要賽事,此次終能親臨觀賽,欣賞各國選手的精彩表現,也為台灣選手加油打氣。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暑假尾聲中,與孫女孫子共四人,在現場見証了楊俊瀚、鄭兆村等人奪牌的歷史過程。


        台北網球中心,可說是籌辦此次世大運的直接產物,也是少數新建的比賽場館。對於台灣終於有了高階國際比賽等級的專業網球中心,許多人都同感興奮並寄予厚望。


        八月底,台灣仍處在近年最熱夏天,網球項目如期在嶄新落成網球中心開打。在全場爆滿球迷歡呼加油聲中,台灣選手表現出色,勇奪男單、女雙金牌,女單亦打入決賽。


        只是,每天白天時間,太陽直射場館中央比賽場地,高溫、酷熱再加上通風不良環境,對叄賽選手是極大的考驗,多位選手出現脫水體力不支現象,讓坐在略有遮陽及自然通風的觀衆席球迷都感不忍。暫且拋開有關球場(有無屋頂,空調)的議論,個人只能說,現在台北網球中心中央球場,對叄賽選手是個極不友善的比賽場地。這對花費龐大經費建成的網球中心,爾後在爭取主辦國際賽事頗為不利。


        2017台北世大運曲終人散,期待台灣再次舉辦大型國際運動賽事。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723_143829[1]  



        剛結束英倫三島十五天之旅,沒碰上倫敦草地網球大賽,2017 英國網球公開賽於七月四日緊接登場,吸引全世界的關注,也締造了不少網壇傳奇。


        這是四大滿貫賽唯一的草地賽,維持着百年來優雅網球的傳統。由於台北、倫敦時差七小時,而倫敦落日天黑已近晚上九、十點,每天夕陽餘暉下的精彩賽程,台北的現場轉播都已過午夜,如果球賽拉鋸,等勝負揭曉,不知是幾更天了。因而,今年旅遊時差還在調整中,又連續熬夜觀球,就顯得很認真辛苦了。


        網壇老將盤據四大賽多年,新生代慢慢冒出頭,中古球員則長期悲情。正當網壇緩緩出現世代交替之際,老將亟待持續發威,創造歷史,樹立典範,年軽球員亦盼打出一片天,溫布敦球場擦出陣陣耀眼火花。


        現任球王及尋求衛冕的上屆冠軍 Murray ,以及剛拿下法網紅土十冠的 Nadal ,獲獎無數光芒四射的塞爾維亞球星 DJokovic,還有剛放棄法網紅土、專注草地大賽的 Federer ,四大天王齊聚溫布敦。再加上近期迭有驚艶演出的新秀奧地利 Thiem 以及德國 Zverev 等人,今年溫網可謂未演先轟動。


        網球是綜合體能、技術及毅力的運動,幾輪比賽下來,原被寄與厚望的新秀,仍不敵大賽的考驗,紛紛敗下陣來。而 Nadal 在十六強賽五盤決勝,意外敗在 Muller 手下。八強賽中,Murray 因明顯傷勢輸給美國 Querrey ,沒想到同一天,DJokovic 與 Berdych 對陣,又因傷退賽,四大天王竟然僅 Federer 獨撐大局,大大出乎預期。


        35高齡素有網球紳士雅號的 Federer ,頂着七座溫網、十八座大滿貫的光環,繼五年前溫網奪冠之後,再創顛峰。主辦單位自然以每日壓軸,特別安排在中央球場出賽。不管八強賽擊敗 Raonic ,四強賽擊退 Berdych ,Federer 展現全面球風,打來得心應手,行雲流水,掌控全局。雖都以三盤獲勝,過程卻是無比精彩剌激。台灣球迷接連幾天深夜觀球,卻是大呼過癮。


        Federer 決賽對上克羅埃西亞 Cilic ,這位四強賽擊敗 Querrey 、2014年的美網冠軍,原預期是場可觀的對決。第一盤尚有相持對峙,第二盤開始 Cilic 卻突然彷彿情緒失控有如崩盤,Federer 輕鬆奪冠,再創新猶,成為年紀最長的溫網冠軍,且還將繼續締造傳奇。


        至於女單部份,美國威廉斯姐妹縱橫球場多年,大威 V· Williams 以37超高齡,於四強賽中,力退英國嶄新希望 Konta ,傷了許多英國人的心,決賽對上去年法網冠軍、2015溫網決賽敗於小威 S· Williams 的西班牙 Muguruza 。結果,Muguruza 以年方23之年輕優勢,一舉拍落威廉斯霸業,為溫布敦寫下一頁傳奇,亦為網壇帶來一股清新氣息

 
          展望今秋四大賽壓軸美網公開賽,期待又是一番新氣象。
 
 20170628_082055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球四大天王,盤據世界網壇多年,幾乎囊括四大滿貫賽冠軍寶座。其中,長青樹瑞士特快車 Federer 年已逾三十五,依然身手矯健,屢創新猶。當今球王英國 Murray 亦是意氣風發,雖有小脾氣,亦為球場焦點。塞爾維亞傳奇英雄 Djokovic ,獲獎無數,持續是球場上之人氣天王。西班牙蠻牛 Nadal 威力十足,獨步紅土球場,仍然馳騁沙場。四大天王之後的網壇新世代,誰人勝出?何時出現?一直是熱門話題。


        說到網壇新世代,歷年亦有不少新秀,展現優異球技,為網壇帶來新希望。像美國的 Isner ,加拿大的 Roanic ,澳洲的 Kyrgios ,奧地利的 Thiem ,保加利亞的 Dimitro,以及日本乃至亞洲希望的錦織圭等,但在天王照耀之下,尚未能頭角崢嶸。而近年異單突起的瑞士二哥 Wawranka ,屢獲大賽金杯,令人刮目相看,但只能算是大器晚成熬出頭的老將了。


       今年2017法網公開賽,即將於五月二十八日在巴黎 Roland-Garros 開打,這是繼年初澳網之後的滿貫大賽事。而在法網之前的幾場前哨大賽,吸引全球球迷的關注,也為今年紅土大賽揭開序幕。 Monte-Carlo 公開賽,Barcelona公開賽,Madrid公開賽以及剛閉幕的 Roma公開賽,雖然老將依然搶眼,但新秀表現更是讓人驚艶,網球新世代逐漸浮現。


        Nadal 不愧是紅土天王,以三十之齡,雖遭新秀挑戰,仍連下 Monte-Carlo、Barcelona及 Madrid 三站。而終在 Roma 大賽八強賽中,慘遭Thiem 拍下。怎奈表現絕佳的 Thiem 卻在隨後四強賽中敗在 DJokovic 手下。而另一四強賽明星德籍 Zverev 一路過關斬將,擊敗 Isner 挺進決賽。只是球迷終究無緣看到兩位新世代巨星的對決。


        羅馬大師賽冠軍戰,最後由 DJokovic 對戰 Zverve,這是一場老將與新銳的對決,也是一場網壇新舊世代的交手。比賽過程中,Zverve 無論正拍反手,發揮精湛球技,掌控全局,給予老天王極大壓力,終場以 6:4、6:3 兩盤獲勝,成為首度晉級大師賽決賽就奪冠的年輕球員。繼年初澳網驚鴻一瞥的傳奇之旅,再獲全球驚讚的掌聲。


        頒獎典禮上,DJokovic 表現大師風範,給了年僅双十的 Zverve 滿懷熱情擁抱。而當 Zverve 由網壇耆老澳洲 Rod Laver 接下冠軍獎杯,全場歡呼聲中,一股網壇新舊傳承意涵氛圍油然而生,瀰漫整個球場,也讓今年的羅馬大師賽呈現與往年不同的特別意義。


        2017法網開打在即,期望老將繼續發威,更盼新秀打出亮麗一片天。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四大網球滿貫賽的第一仗,澳洲網球公開賽於一月中旬開打,而今年農曆除夕落在一月二十七日,台灣球迷正好在春節期間欣賞精彩比賽。而我們全家剛巧於春節初二出國旅遊,當天正是澳網最後一天,也因此錯過了全球球迷關注的關鍵壓軸好戲,沒能即時觀賞那一場高潮迭起的男單決賽現場転播。


        今年澳網經過兩周的競賽,最後打進冠軍賽的,男單是由凖決賽打敗 Wawrinka的 Federer,以及打敗 Dimitro 的 Nadal 對決;女單則是由 Williams 姐妹闖關。不論男子或是女子,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年齡都已超逾三十,Federer 及 Venus Williams 更是高齡三十五六,成為澳網最老的冠軍對戰組合。


        威廉斯姐妹內戰以兩盤 6:4,由妹妹 Serena Williams 輕描淡寫勝出,過程雖也是好球不斷,展現了極佳球技,但終究有些精彩不足之感。男子單打也是老戲碼,但不論是瑞士快車 Federer 或是西班牙蠻牛 Nadal 都發揮純熟全方位球技,表現無比毅力及動人精神,兩人傷後復出,拼勁相持力搏,歷經扣人心弦的五盤大戰,還有決勝後,那激情跪地、那熱淚盈眶、那惺惺相擁,真情流露的感人畫面,成就了今年澳網最令人回味的經典賽事。


        如果說,2017依舊是老將的天下,四大天王依然引領風騷,繼續縱橫男子網壇;而 Williams 姐妹萬年長青,持續稱霸女子網球,這種說法似也言之成理。球王球后繼續主導世界網壇,球迷可以欣賞他們精巧的球技,以及迷人的風範。但我們也關心網球的傳承,以及網球的新世代。


        其實,今年澳網老將之路也並非全然平順,女單衛冕冠軍德國 Kerber ,名列大會第一種子,卻在第三輪中箭落馬,輸給了年輕的非種子美國 Coco Vanderweghe 。這位新秀表現耀眼,一路挺進至準決賽。而四大天王之一的前球王 DJokovic 更在第二輪5盤敗給烏茲別克 Estomin ;而髙居世界排名首位的現任球王,第一種子英國 Murray ,跌破衆人眼鏡,竟栽在俄裔德國 Mischa Zverey  手下;而年僅二十的 Alexander Zverey  更是初生之犢,表現令人驚艶,5盤激戰方敗給 Nadal 。Zverey 兄弟的傑出表現,也寫下今年令人津津樂道的澳網傳奇。


        此外,俄羅斯小將 Andrey Rublev ,奧地利的 Dominic Thiem ,這些新生代展現的強力球風,也代表了網球嶄新的未來,為網壇帶來不同的樣貌。至於中生代加拿大的 Milos Roanic ,以及亜洲希望的日本錦織圭 Nishikori ,仍持續奮戰尋求顛峰,都是網壇未來的希望。


        今年澳網決賽是老將天下,老將自然呈現的風範及品味,依然令人激賞。但從整個賽程而論,已可看出網球的世代傳承,中生代甚至新生代的優異表現,也必將引領世界網壇邁向新境界。全球球迷正拭目以待,迎接網球新世代。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AG1970  

        近幾年來,網球運動普受大家重現,國內幾位男女網球選手,屢在國際賽中打出傲人佳績,不只振奮人心,也帶動了網球運動的風潮。台灣一哥盧彥勲曾晉級溫布敦男單八強,女雙高手謝淑薇、詹詠然、莊佳容等人,更是迭創台灣紀錄,甚至勇奪世界大賽冠軍。


        台灣選手雖有優異表現,但國內網球相関設施則待提昇,目前尚無網球專用場館。台北市為舉辦2017世大運,台北網球中心正趕工興建中。海碩集團近年持續關心支持網球運動,分別贊助主辦台灣地區最高等級的國際賽事,也就是髙雄海碩國際男子挑戰賽,以及台北海碩國際女子挑戰賽。


        上週,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海碩杯女網賽,剛好是第十屆。來自世界各國職業選手參加,會內賽女單計有三十二位參與,女雙則有十六組角逐。女單部份,經過兩輪比賽,「網球精靈」張凱貞,成為唯一進入八強賽的台灣選手。她也不負眾望,以6:1、7:5兩盤擊敗泰國老將 Kumkhum 。接着在四強準決賽中,以6:2、6:3再勝紐西蘭好手 Erakovic ,邁入決賽,有望繼幾年前詹詠然之後,再將冠單杯留在台灣,為台灣球迷帶來無限希望。


        女雙部份,大會第一種子台灣之光的詹詠然、詹晧晴姐妹順利打進四強。而台灣另一搭檔組合莊佳容及張凱貞,表現出色,也過關斬將進入四強。在準決賽中,兩組先進行「寶島內戰」,也保証台灣選手必有一組進入決賽,吸引衆多球迷關注。


        女雙四強準決賽可稱為本屆大會之經典賽事,詹家姐妹以其世界排名優勢,展現第一種子的氣勢,很快地以6:2 先聲奪人,拿下第一盤。第二盤開始,莊佳容、張凱貞逐漸穩住陣腳,並發揮絕佳默契,歷經相持拉鋸,終以6:4取勝扳平。第三盤搶十 Super tie break ,莊佳容、張凱貞奮力一搏,以10:4 擊敗原呼聲甚高的詹家姐妹,終闖進決賽。


        決賽當天,台北小巨蛋大排長龍,人潮綿延長達兩百公尺,現場滿座約七八千人,媒體更誇張報導,當天進出達兩萬兩千人次,是我所經歷球迷觀衆最多的一次。所有球迷都企盼台灣好手,能夠發揮球技,不論單打、雙打冠軍賽都能有好成績。


        女單決賽,張凱貞出戰來自俄羅斯的 Eugeniya Rodina ,雖在全場球迷加油聲中,仍以6:4、6:3 兩盤敗下陣來,維持個人亜軍的歷史紀錄。隨後相隔僅約三十分鐘,張凱貞又與莊佳容搭檔上陣雙打決賽,出戰同樣來自俄羅斯的 Dzalamidze 、Kudermetova 。結果,第一盤以6:4拿下,第二盤則由俄羅斯以 3:6 扳平,在第三盤搶十大戰中,台灣組合終以5:10 不敵俄羅斯。台灣僅能保雙亜,終未能將冠軍杯留在台灣。頒獎儀式上,全場球迷觀衆雖小有遺憾,仍對選手的精彩表現,給予熱烈的掌聲。


        台北小巨蛋位於市中心,交通頗為便㨗,且球場設施逐年提昇,獲得外國選手的肯定,但終非屬網球專用場地。期盼內湖台北網球中心早日完工,除迎接即將來臨的世大運外,也讓台灣能舉辦更多、更高等級的國際網球比賽。

IMAG1967_BURST003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各國職業運動都有所謂賽季制度,MLB美國大聯盟由三月份開打,例行季賽約至九月結束。只有少數戰績領先的隊伍,方有資格進入季後賽,而一般的隊伍,只能拖着疲憊的身軀,帶着汗水、淚水甚至些許遺憾,打包回府修養生息,以待來年再創佳績,如陳偉殷,如王建民。効力波士頓紅襪多年的天才老爹  David Ortiz 以四一高齡宣佈今年自球場退休,而一向是季後賽熱門隊伍的紅襪,怎奈今年就是無緣,也讓老爹抱憾無法在季後賽風光引退。


        季後賽代表球季的另一階段,經過大半年球季征戰,先進入大聯盟的分區系列,取得聯盟冠軍系列資格,再邁進聯盟冠軍寶座。終由美國聯盟及國家聯盟冠軍對壘,爭取所謂 〈世界大賽〉冠軍頭銜。今年的美國聯盟由克利夫蘭的印地安人隊出線,而國家聯盟則由芝加哥小熊隊勇奪冠軍。巧合的是,兩隊的隊徽都以英文字母 C為圖案。


        其實,不論是印地安人隊或是小熊隊,都不是一般公認的熱門強隊,但卻一路過關斬將,挺進世界大賽,也難怪主辦單位及新聞媒體要找些新話題,如〈山羊魔咒〉來炒熱新聞熱度。芝加哥小熊隊上次取得世界大賽冠冕,已是一百零八年前的陳年往事,算算還是民國成立以前的古老故事,國內有球迷戱稱 〈光緒熊〉,頗有創意;印地安人隊距前次奪冠也歷時六十八載,媒體以最悲情的世界大賽名之。


        目前,世界大賽正進行七戰四勝熱戰中,截至執筆之時,印地安人隊以2勝 l負領先⋯


        由於日本與台灣的地緣關係,再加上台灣棒球的發展歷程,國內不少球迷也關心甚至喜愛日本職棒。今年的〈日本第一〉爭霸戰,是由太平洋聯盟冠軍日本北海道火腿隊,對決中央聯盟冠軍廣鳥鯉魚隊。


        日本火腿隊,台灣球迷絕不陌生,陣中有來自台灣的健康型男陽岱鋼,YO桑近年表現傑出,深受日本男女球迷喜愛,火腿也相當程度變成台灣隊,就像當年王建民効力的紐約洋基。只是今年日本第一的新聞熱潮,卻不是針對傳統勁旅火腿,媒體的焦點反而是廣島鯉魚。


        廣島地處日本本州西南方,實在稱不上是個大地區,過去鯉魚戰績也多居後段班。但也正因為這樣背景,當這支冷門隊伍,迎來睽違二十五年的首座中央聯盟冠軍時,全場紅衣球迷歡聲雷動,銀瀉彩帶飛舞,氣勢昂揚熱烈。而廣島地區居民更為之瘋狂,老一輩的球迷更噙着淚水,訴說著多年前奪冠的塵封往事,場面令人動容。


        而另一個關鍵人物,就是鯉魚隊的投手老將黑田博樹。黑田早年曾効力廣島鯉魚,球藝高超轉戰美國大聯盟道奇、洋基,戰功彪炳。去年以四十高齡,重返日本廣島鯉魚,成為日職人氣王,帶領球隊重返榮耀,黑田本人準備賽後引退。


        截至執筆之時,廣島鯉魚隊以二勝三敗,在日本第一大賽中落後於日本火腿⋯


        至於台灣職棒總冠軍賽,今年由義大犀牛對決中信兄弟,一般多不看好犀牛,實際戰況卻又起伏多變。先由中信兄弟連下兩城,先聲奪人,勝利在望。其後突戰局丕變,義大犀牛戯劇化連勝四場,最終逆轉抱得冠軍杯。這是義大犀牛第一個總冠軍,卻也是最後一個。據報載,義大犀牛明年即將由富邦集團接手,義大犀牛即將走入歷史之際,這個總冠軍,想必譲葉君璋總教練及全體球員百感交集,感觸良多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910     



        2016里約奧運會,總算在8月21日尚稱圓滿地閉幕了。而年度四大網球滿貫賽的壓軸,美國公開賽緊接着在8月29日登場。兩大賽事如此緊密相連,讓許多網球高手困擾不已,部份職業選手正好以此理由,婉拒參加運動環境令人有些擔心的奧運會。


        由於紐約與台灣時差剛好12小時,對台灣球迷來說,是四大比賽中最不友善的比賽時段。重要比賽多在凌晨至清晨,台灣球迷只能熬夜或趕起大早。近年由 Eurosport 頻道取代了台灣地區的網球頻道,為了觀賞現場實況転播,生活作息難免受到干擾。


        紐約美網中心中央球場 Arthur Ashe 球場,已完成屋頂加蓋,避免像過去賽程受天候影響,甚至拖延閉幕時程。只是近兩年來,紐約地區天氣狀況穩定炎熱,屋頂臨時啓動閉合的機會反不多了。


        今年美網男單部份,Federer 因傷未叄賽,Nadal 第四輪輸給法國新秀 Pouille 。英國 Murray 則因質疑裁判判決,老毛病又犯,場上情緒不穩,逆轉敗在 Nishikori 手下。四大天王僅剰喬帥 Djokovic 邁入四強,雖還沒有明顯世代交替的跡象,至少也稍算一新耳目的四強組合了。


        準決賽由 Djokovic 對決法國黑人老將 Monfils,另一場由 瑞士鋼鉄人 Wawrinka 對上日本一哥Nishikori。Monfils 氣勢明顕不足,未能為有色法籍選手再創一片天,由 Djokovic 進入決賽。Nishikori 力戰不敵 Wawrinka,未能再創2014進入決賽佳績,也還繼續為第一座滿貫賽金杯打拼。


        Djokovic 縱橫球場多年,獲獎無數,並繼續創造歷史。Wawrinka 則年己三十一,屬大器晚成,2014首次捧得澳網冠軍,2015 再獲法網紅土金杯,今年更尋求再上一層樓。結果,決賽第一盤先由 Djokovic 以搶七拿下,隨後,即轉由 Wawrinka 掌控戰局,連下三盤取得勝利,Wawrinka 終於得到近幾十年來〈最老的美網冠單〉封號。


        綢球是一種結合技能、體力、心智的運動,即使是網球高手亦需面對挑戰。今年決賽中,天王 Djokovic 數度傷停治療,面臨艱苦奮戰。猶記數年前,與 Nadal 爭奪澳網冠軍,歷經五盤,超過五小時跨午夜馬拉松鏖戰,雙方精疲力竭,幾乎癱倒在地的難忘畫面。今年剛巧911十五週年,當天的頒獎閉幕儀式中,對照 Wawrinka 歡欣笑顏,Djokovic 的落寞孤寂益為凸顯。長年天王光輝,隨着歲月增長,未來如何走下去,頗為現實,引人關心。


        女單部份,捷克年軽好手 Pliskova 一路過関斬將,先後擊敗 Venus Williams 及 Serena Williams 闖進決賽,為今年美網帶來亮奌,冠軍賽對決德國女將 Kerber。比賽結果,老將技壓新秀,繼 Graf 之後,Kerber 再為德國捧起美網金杯。


        四大滿貫是網壇聖戰大賽,也是無數球迷的最愛,如能親臨會場觀賽,更是球迷衷心企盼。個人多年亦持續築夢之中,今年仍未如願。中秋前夕,忽接到國外包裹一件,竟是旅居紐約舍妹及外甥,遙遠寄來當紅正夯的 USOPEN 紀念帽,如此珍貴禮物,令人喜出望外,驚呼太棒了!真想馬上秀一下!

IMAG1919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895           

        1992奧運又回到歐洲,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開幕式上,由神箭手遠距飛箭點燃奧運聖火的一幕,有點噱頭但也經典。當年由王牌投手郭李建夫領軍的棒球隊,捧得彌足珍貴的銀牌,為所謂台灣國球運動攀登頂峯。


        1996美國再度主辦的亜特蘭大奧運,台灣入籍選手陳靜勇奪桌球女單銀牌。美國接連由加州洛山磯及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申請主辦夏季奧運,但為何不是紐約?不是華盛頓?也不是波士頓、芝加哥、邁阿密,我不敢確定這是不是一個問題,也就沒有刻意去尋求答案。


        2000千禧年,奧運約間隔半個世紀後再由澳洲主辦,當地原住民拿手絕活飛鏢,就是奧運代表圖騰。雪梨奧運也讓台灣選手,開始在舉重、跆拳道等項目大放異彩。台灣選手表現優異,獲得多面獎牌。眼見台灣選手站上頒獎台,甚至聽到令人感動的國旗歌,奧運金牌不再那麼遙遠了。


        2004雅典奧運,回到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奧運前一年,個人適觀光旅遊到希臘,欣賞希臘古文明,享受地中海美麗風情。當地正大力興建運動場館及基礎設施,惟當地南歐人民悠游生活,致相關進度嚴重落後,令人擔心,有如今年里約。當年,台灣代表團在射箭項目表現精彩。


        2008繼日韓之後,再由亞洲國家主辦奧運。北京奧運開幕式光彩奪目,表演節目令人驚嘆,當軍容壯盛、儀態威武的儀隊禮兵,以最標準的軍禮身段動作,昇起奧運會旗及主辦國旗時,令人頗有震懾之感,中國也站上世界舞台中心。當年奧運雨止天藍,較APEC藍天還早了幾年。北京奧運獎牌數,雖仍以美國居首,但金牌數卻由中國首次稱冠,體育大國乃至政經強國展露無遺。


        2012倫敦奧運,雖有地鐵站爆炸案的恐攻陰影,重現古典風韻倫敦奧運,依然展現昔日日不落國的深厚底蘊。〈英國希望〉網球巨星墨瑞,不負國人期望,為英國摘下奧運金牌,次年更為英國一埽七八十年遗憾,终留下温布敦冠軍。台灣舉重選手許淑淨,為台灣奪下金牌,也為四年後的連霸,奠定基礎。


        展望2020東京奧運,台灣加油!加油!再加油! (2/2)

IMAG1900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898    

        2016里約奧運,在風波不斷的不完美中,終算圓滿閉幕了,大家眼光逐漸移往2020東京奧運。閉幕典禮上,接棒的主辦國日本,以簡短八分鐘的表演,運用先進科技,融合在地文化,展現無比的雄心壯志,獲得全世界讚歎的掌聲。


        奧運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隨着本屆奧運的落幕,歷屆夏季奧運的過往歷史,以及奧運相関的新聞舊事,尤其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奧運往事,很自然地掠過腦際,即使部份已經十分模糊,部份卻又是那麼清晰鮮活。


        二戦的烽火,讓四年一度的奧運中斷。1948倫敦奧運恢復,接著1952芬蘭赫爾辛基主辦,這都是以歐洲為主體,政治氛圍濃厚的體育賽事。當時個人年紀小,且台灣正處政治社會紛擾年代,對於所謂國際社會奧運大事,並無任何印象。


        1956奧運在澳洲墨爾本舉行,這是少數在南半球舉辦的賽事,就世界地理位置而言,應是偏遠,或許就像選擇里約,希望帶動南美洲的奧運風潮。台灣距離澳洲仍遠,感覺上卻又是相鄰的。當年小學剛畢業,新聞資訊來源有限。只是當年剛好有親友曾赴澳觀賽,這是我首次接觸感受到奧運。


        1960羅馬奧運,應當是台灣人民印象最深的一屆。當年打遍亜洲無敵手的亜洲鐵人楊傳廣,揹負著國家的榮譽及國人的高度期望,勇奪奧運王中之王十項全能銀牌,為台灣首度摘下奧運獎牌。當十項決賽最後一項1500公尺長跑到達終點線,楊傳廣與運動老友-當年金牌得主美國強生,兩人精疲力竭,相互扶持,惺惺相惜的新聞畫面,至今仍令人難忘。


        接續的1964東京奧運,首次在亞洲舉辦,日本傾全國之力,讓全世界對日本刮目相看,不只展現大和民族的精神,也成為日本近代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對台灣人民而言,本屆奧運卻是相當令人失望的。再度承擔國家榮耀的沈重壓力,體壇老將楊傳廣,不只金牌夢碎,甚至未列名領先榜。當年政府還特別安排楊傳廣雙親赴日本觀賽加油,結果遺憾徒增感傷。


        1968墨西哥奧運,飛躍羚羊短跑女傑紀政,在80公尺低欄摘下銅牌,為台灣選手勇闖一片天。1970年代至1990年代,是美蘇兩強冷戰年代後期,國際動亂衝突不斷,台灣也處於外交困頓的年代。


        1972德國慕尼黑奧運,是奧運史上最血腥最黑暗的一頁。由於以阿紛爭的延伸,巴游武裝恐怖槍手竟潛入世運村,狙擊殺害參賽的以色列選手,並挾持人質,與警方對峙,終以悲劇落幕。


        1976加拿大蒙特婁奧運,台灣代表團被加拿大政府拒絕入境。當年主政的是後來領導加拿大長達十餘年,兩度出任總理的強人皮耶.杜魯道。他正是當今人氣特旺、多才多藝的年青帥哥總理賈斯丁.杜魯道的父親。父子兩代先後榮任加拿大總理,也是加拿大政壇佳話。


        1980和1984兩屆奧運,明顯成為美蘇對抗的戰場。1980蘇聯首度主辦奧運,美國加以抵制。1984輪由美國洛山磯主辦,換由蘇聯加以杯葛拒絕叄加。當年台灣代表團舉重選手蔡溫義優異表現,摘下銅牌,一般評論多認為與蘇聯集團未叄賽有關。


        1988奧運重回亞洲,竟然是由韓國主辦。但阿里郎確也展現實力,締造了漢江奇蹟。我們在電視轉播中,看到緊鄰國家五光十色炫爛的奧運大賽,又眼看韓國選手穿金戴銀,內心可謂五味雜陳,充滿無限感概。 (1/2)


        IMAG1896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885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在全世界普遍憂心質疑聲中,於今年8月5曰在巴西里約如期揭幕。里約是現代奧運史上第一個承辦的南美洲都市,而巴西在迎接籌辦的歷程中,卻遭逢了諸多政治、經済、疫病、環保、社會、治安等困境。讓一向以陽光、歡樂、競技、和平、交誼為號召的體育大賽蒙上陰影。


        開幕儀式少了過去幾屆的奢華花俏,相對的樸實簡約的風格,尤其是熱情洋溢的森巴風味,十足展現了在地特殊文化風情,依然讓全世界眼睛為之一亮。奧運雖是世界規模最大,所費不貲的體育盛事,却也是各國展示體育實力,乃至彰顯大國國力的舞台,但奧運也可以較樸實無華的方式呈現。


        里約奧運是由207個國家或地區名義叄與,組隊參賽國家較我們一般所知的為多,充分顕示體育競賽與政治現實區隔,讓全世界運動選手斉聚一堂,除了競技之外,也讓全世界能在和平的氛圍中交誼交流。這在今天全球各地普遍動亂烽火戰爭中,顕得更珍貴更難得更有意義。開幕進場中,由幾個飽受戰火蹂躪國家運動員,臨時組成的難民隊,獲得了最熱烈最溫暖的掌聲。


        台灣代表隊參與或不能叄與歷屆奧運會的曲折故事,本來就是一段令人感慨感傷的過程。台灣隊伍在奧運埸上,除了早年的十項全能楊傳廣、田徑女傑飛躍羚羊紀政,那段鼓舞全國民心士氣的陳年往事。近年在舉重、射箭、跆拳道、棒球等項目,也有令人驚艶的表現,也讓大家對今年奧運,充滿了期待。


        里約奧運歷經兩周餘的競賽,即將如期落幕,為本屆風波不斷的夏季奧運,劃下並不完美但也算圓滿的句點。台灣代表隊的奪牌表現,與原先預期,有頗大的落差,不免讓國人有些失望。如果過程中,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風波紛擾,只要大家都盡心盡力,競技埸上的輸贏,本來就是正常的,我們為選手優異表現喝采,也為所有選手鼔掌加油。


        巴西擊敗德國,勇奪足球冠軍,為地主巴西摘下彌足珍貴的足球金牌,也為本屆奧運東道主巴西賦予非凡意義。美國男籃夢幻隊伍,擊潰塞爾維亞,再登王座,為夢幻之旅再添戰果。男子游泳天才菲力普斯,為游泳金牌紀錄再創高峰。牙買加短跑閃電柏德三連霸,也為田徑運動帶來無比新力量。男網單打由天王蘇格蘭墨瑞連霸,亦為英國榮登奥運金牌榜排行第二,貢献一金。


        中國女排繼世錦冠軍再勇奪后冠,為教練郎平傳奇生涯再添一頁。馬來西亞羽球天王李宗偉,雖擊敗世界球王林丹進入決賽,終未能通過最後一関,與金牌仍擦身而過,由中國新希望諶龍登上金牌寶座,也代表世代交替。桌球男單續由馬龍、張繼科稱霸冠亞,女單由丁寧獲得金牌,亞軍正是上屆冠軍李曉霞。不論單雙打、不論男女生、也不論個人或團體,中國代表隊囊括所有獎項金牌(或加銀牌),所謂乒乓王國,當之無愧,且依然屹立不搖。


        隨着里約奧運閉幕,大家目光逐漸轉移到2020東京奧運。在新任女市長小池帶領下,東京奧運會展現何等樣貌,令人関心期待。回顧超過半世紀前,1964年日本傾全國之力首次舉辦奧運,那可是日本近代史的大事,讓世人對日本刮目相看,也是日本近代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應及早準備參與2020奧會盛事,畢竟日本與台灣可謂無時差,文化飲食接近,奧運新項目又較有利,整體比賽環境條件應較里約為佳。不過,台灣目前當下,還是應先積極籌備主辦,當年爭取不易的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讓全世界更認識更了解台灣,也讓台灣選手在國際運動場上,好好展現優越實力。

IMAG1884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AG1622  

        繼今年開春之際的澳洲網球公開賽,5月22日紅土大賽法網即將開打,逐漸揭開年度四大滿貫賽的高潮,引來全世界球迷的歡楽與企盼。


        說起法網紅土賽場,這是法網傳統的一大特色,有如英網溫布敦的草地球埸。有些選手喜歡,也有不少高手望之卻步。不過在紅土球場快步移位、滑步擊球的美妙英姿,卻是其他球場所罕見,幾乎是紅土球場獨有的絕技。在這樣的球場上,造就了紅土天王 -如 Nadal,同時也帶來球王之憾-如 Djokovic 橫掃網壇多年,集榮耀於一身,手握冠軍無數,卻獨缺法網冠冕。


        為了迎接年度法網大賽,世界職業網協安排了幾項紅土球場賽事,可視為法網的前哨戰或暖身賽。本週剛閉幕的一千分級羅馬大師賽,由 Andy Murray 對決 Djokovic ,終由剛喜獲千金寶貝的 Murray 以兩盤6:3的比數,擊敗近況不穩的兩屆衛冕者 DJokovic ,勇奪冠軍,累積大師賽冠軍十二座。回顧 2014、2015,球王 DJokovic 勢不可擋,分別在決賽中擊退 Nadal、 Federer ,風光蟬聯寶座。


        今年的紅土賽事,由4月10日的 Monte Carlo 一千分級大師賽揭開序幕,位於海邊球場,附近帆船點點,再加上碧海、藍天、白雲、紅土,景色絕佳,連電視轉播畫面,都賞心悅目。比賽結果由 Nadal 三盤決勝打敗法國 Monfils 。接着是4月18日 Barcelona 500分級公開賽,氣勢如虹的 Nadal  再以地主優勢,兩盤拉鋸擊敗衛冕的日本網球王子-錦織圭。緊接著於5月1日上場亦是一千分級的 Madrid 大師賽,冠軍賽由 Djokovic 與 Murray 對決,結果 Dokovic 三盤獲勝。僅僅一周後,同樣的決賽組合,重現羅馬大師賽。結局勝敗易位,Murray扳回一城,笑捧金杯。

IMAG1626


        以上幾項賽事結果及準決賽四強組合,明顯呈現四大天王依然主導當今世界網壇。而 Federer 、Djokovic 、Nadal 及 Murray 四位天王,近十年來各領風騷,稱霸球場,幾乎包辦了幾項大賽的冠軍寶座。 Federer 雖已年逾三十四,仍然強力活躍球場,展現過人毅力及球技,擁有多項傲人紀錄,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網球選手之一。 Djokovic 長期雄據世界排名第一,目前積分持續遙遙領先。 Murray 、Nadal 因傷表現雖有起伏,仍在顛峰階段。環視現今各國好手,除了瑞士二哥 Wawrinka、加拿大 Raonic、及日本錦織圭外,短期內似不易打破天王盤據的態勢。


        在亞洲球員相對弱勢下,台灣盧彥勳曾有打入溫網第三輪的優異表現,但最近幾年還是靠日本一哥錦織圭打出一片天,他不只是日本希望,儼然也是亜洲希望。2014年曾有一段傳奇的美網之旅,當年跌破大家眼鏡,晉級決賽的竟是兩位完全未被預期的球員,其中一位就是日本英雄錦織圭,為日本㸃燃無限希望。無奈緊要關頭,欠缺臨門一腳,最後輸給意外奪冠的克羅埃西亞 Cilic 。


        近年,錦織圭球技精進,屢敗世界頂尖高手,勇奪無數冠軍。但遺憾的是,不只仍未能摘下第一個滿貫大賽金杯,竟連一千分大師賽亦未開張。當然,以他年方二十六,目前世界排名第六,尤其球技更臻純熟更全面,未來更耀眼更亮麗的表現,應可拭目以待。


        讓我們迎接2016法網滿貫大賽!也期待網球的新世代!
        
        IMAG1625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415  
        今年 2016,乙未除夕落在二月初七,因而台灣球迷在歡度春節之前,先迎來了今年打頭陣的澳洲網球滿貫公開賽。當我們全家一月底沖繩五日遊時,正是澳網第二週,賽程進入最関鍵的階段。我也不得不承認,雖然全家歡欣旅遊,個人内心難免有那麼一絲絲的小遺憾,因為要錯過對台灣球迷最友善時差+3的精彩實況転播。


        今年澳網女單在李娜退休之後,冒出了一位從未䊨過一埸滿貫賽,卻一路挺進至八強的華人選手張帥,為澳網帶來了無限驚奇。最後闖進決賽的是網壇長青樹小威 Serena Williams,以及德國選手 Kerber。兩人經過扣人心弦的三盤大戰,結果暴冷由 Kerber 勝出。有如2011的 澳洲Stosur, 及2015的義大利 Pennetta 意外奪得美網后冠。剎時,Kerber 激動倒地飲泣,久久不能自已。這也難怪,這位年屆二十八,征戰多年的德國老將,終於捧回首座大滿貫賽獎杯。而衛冕失利的小威則展現了球后的風範,以親切誠摯的微笑,趨前擁抱祝賀情緒尚未平復的新冠軍,場面令人動容。


        男單則相對平淡多了,由四強賽擊退加拿大第一高手 Raonic 的 Murray,以及擊敗三十四歲老球王 Federer 的 Djokovic ,進入冠軍決賽。這樣的對戰組合竟然與2015完全一樣,顕示四大天王繼續引領網壇風騷。而決賽結果三盤即見分曉,衛冕的Djokovic 依然是冠軍,更邁向個人世界新紀錄, Murray 則未能打出更強氣勢,也只能再望金杯興嘆。


        一月三十一日,澳網頒獎閉幕,我們也於當日由沖繩返台。而在小年夜遭逢令人心痛感傷的台南震災,以及罕見冬日艶陽的春節假期間,台灣主辦了首屆等級最高的WTA台灣公開賽。這是繼多年海碩杯、三太子杯之後,獲得國際認証升格的女網大賽事,在高雄陽明網球中心舉行。而台北的小巨蛋或台大體育舘都不是專業的場館,只能等待為2017世大運趕工的內湖網球中心完工。

IMAG1419
        本屆WTA台灣公開賽,女單四強,由台灣一姊謝淑薇對戰日本土居美咲。土居小姐身材嬌小可愛,有如鄰家女孩,來台參加海碩杯多次,深受台灣球迷喜愛。結果謝淑薇輸球,由土居晉入決賽對決本屆重量級貴賓大威 Venus Williams 。大威在冠軍賽中,備受土居的強力挑戰,終憑豐富經驗及球技登上后座。大威在頒獎感言中,以燦爛笑容表示深深喜愛台灣,盼能有機會邀同妹妹小威再訪台灣,獲得全場球迷熱烈的歡呼。


        女單未能保住地主金杯,女雙則讓台灣揚眉吐氣。台灣女雙王牌詹詠然、詹皓晴姐妹,雖在第一盤承受日本組合穂積、加藤的極大威脅,而終能順利奪得冠軍寶座。閉幕頒獎典禮中,詹家姐妹展現無比的愛心,將溫暖送給台南受災民眾,並捐出所有的獎金,為首屆美麗的WTA台灣公開賽畫下了溫馨感人的句點。


        2016 網球再現! 丙申金猴 國運昌隆! 2016 台灣加油!
       p7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1137         

        我從小就喜歡運動,不只觀賞體育競技比賽,也經常參加各項運動。退休以來,休閒的時間增多了,為了維持生活作息的規律,更為了身體的健康,我不只持續不間斷的運動,甚至每週的運動量都較前提高了。當然,我也不忘時時提醒自己,今非昔比,已不復當年年青小伙子,運動場上可要隨時節制,不能率爾傾力而為。


        其實,從事體育活動,很容易伴隨帶來運動傷害。運動選手為傷所困,因傷退賽的新聞,可謂不勝枚擧。尤其在那関鍵性的比賽中,眼看勝利在望,卻因球賽激烈,只那一瞬間,突然手肘、腳踝挫傷拉傷,而致無法繼縝比賽,僅能忍痛甚至含淚棄賽,如此引人同情乃至心酸的畫面,也並不少見。


        九月初一個星期五的晚間,在內湖三民國中的網球場上,一場例行的雙打球敍正進行着。一方是我與中學學弟的中一中聯隊,另一方則是網協黃副理事長與一年青球友搭檔。大家軽鬆談笑,你來我往,而球場競技較勁也很自然浮現。這天對方技高一籌,眼看年青球友一記穿越中線重擊來球,我在右方底線,順勢以我常用的反拍回擊。沒想到,這一回擊沒打在球拍甜蜜奌,我右手関節手肘頓時一陣劇痛,心知大事不妙!


        運動導致手腳痠痛,對我而言,並非罕見。但這一震,顯然較以前嚴重,甚至連刷牙、擰毛巾,都牽引導致手肘後方疼痛。爲慎重起見,還是首次為運動傷害掛了三縂骨科,經專科醫師診查,照了X光片,最後作出診斷,是手肘肌腱拉傷發炎。聽醫生口氣,情況還好,似乎是指沒有骨骼及韌帶方面的問題。應先服消炎止痛藥剤一週,並正告至少休息一個月。


        我遵循醫師指示,每日按時服藥,同時不定時作熱敷。但對醫師長達一個月的封拍要求,心想縂可以打個折吧?第一週,手肘疼痛情況,毎日均有顕着改善,但従第二週起,改善情況變得緩慢。我也只好完全遵照醫囑,繼續停止網球、桌球、高球等活動,進行了有生以來,最長的一次運動傷害球監。


        這一個月來,即使手癢難耐,卻也只能望球興嘆。有內湖球友好意安慰說,打球幾十年了,現在才得網球肘,算是相當幸運了。也要特別感謝金教練幫我即時冰敷處理。圓山球友也很関心好奇,我到底是被林媽媽還是哪個球友打趴了?!另外,真要感謝陳兄,他以一種自創的所謂軟式桌球,讓我慢慢地暖身恢復乒乓運動。


        2015年亜洲桌球錦標賽正在泰國曼谷舉行,我國好手莊智淵勇奪男單銅牌。而那天,就在女單決賽中,雖說是中國姐妹䦧牆內戰,但為爭取冠軍榮譽,雙方都是全力以赴,打出精彩好球。而剛與樊振東聯手拿下混雙金牌的陳夢,在對方伺機大角度快攻下,一個快步移位回擊,只見她腿部扭傷慘叫一聲,隨即表情痛苦倒地不起,比賽帶來了令人感傷的結局。


        希望我的球監早日結束,期望這一段養精蓄銳之後,重新恢復我所熱愛的運動。當然,太太的叮嚀関心更多了,我也應當隨時更加注意的。只是~~球場上的那一瞬間的反射動作,我還真能完全照表操課嗎?
        
        IMAG1139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