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運動頻道 (6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年的法網公開賽,這個惟一紅土場地的滿貫賽,經過兩個星期的激烈競逐,終於在六月七日打完壓軸的男單決賽後,在巴黎 Roland Garros 球場閉幕了。


        從年初春節期間打頭陣的澳洲公開賽,縂算迎來今年第二個滿貫賽。再加上台北對巴黎+6 的時差,以及法網球場並無夜間設備,使得法網對台灣球迷來說,是非常親切友善的賽事。不必熬夜,也不需摸黑趕大早。可以軽鬆愜意觀看精彩比賽,欣賞獨有巧妙的紅土滑步。


        先回顧那一埸扣人心弦的男單決賽,28歲的世界球王塞爾維亜 Djokovic 對決30歲瑞士鋼鐵人 Stan Wawranka 。前者手握無數大賽金杯,獨缺法網冠軍寶座。而後者在瑞士同胞天王 Federer 稱霸球壇之下,長時間都只能當瑞士二哥,也只在 2014年捧上第一座滿貫賽澳網金杯。賽前多數球評多認為 Djokovic 終可圓夢了。


        不過,還是要先說八強賽那關鍵的一役,由於紅土天王西班牙蠻牛 Nadal ,過去十年稱霸九屆法網冠軍,並尋求五連霸,這也就是 Djokovic 橫掃各大滿貫賽,卻抱憾獨缺法網的原因。 Nadal今年傷後復出未列名前位種子,以致籖表同邊的兩大天王提前強碰。兩人的八強賽被視為今年法網的準冠軍賽了。比賽結果, Djokovic 雖連贏三盤獲勝,戰況並不軽鬆。但一舉清除了法網封王的最大障礙,邁向個人歷史的一大步。


        男單決賽在饒富傳統特色的老球場隆重登場,一開賽,就張力十足,雙方高招盡出,首盤就來個三十九拍來回方決勝一分,第一盤 Djokovic 憑藉經驗優勢以6比4拿下。第二盤開始, Wawranka 逐漸發揮鋼鐵人的體能優勢,尤其那動作瀟灑流暢、卻又強勁精準的單手反拍,逐漸掌控戰局,分別以 6比4、6比3及 6比4 連下三盤,奪得個人的第二座滿貫賽金杯。而 Djokovic 的四全滿貫之夢,竟差臨門一腳。頒獎台上,球王在全場球迷起立鼓掌聲中,不禁灑下英雄淚,他感性地説,他會再接再厲再回來!


        至於法網美麗嬌點,女單準決賽四強戰,知名度不算髙的㨗克好手 Safarova , 竟然以兩盤 7比5 的比數,拍下呼聲甚高的塞爾維亞美女球星 Ivanovic 。不過,這場比賽卻是緊張有餘,精彩不足。另一組四強賽,由美國天后小威廉斯對戰瑞士新秀 Bacsinzky ,第一盤由 Bacsinzky 以 6比4 拿下,在經歷小威所謂裝病的戱劇風波後,以 6比3 板回一城,決勝盤小威以懸殊比數 6比0 ,女網長青樹再闖進決賽。


        女單決賽第一盤,小威氣勢逼人,三十一分鐘輕鬆拿下。觀眾明顯感受兩人層次差距,認為比賽將很快結束。然而,首次打進滿貫決賽的 Safarova ,卻在第二盤頑強對抗打出超高球技,甚至以 7比6 逆轉板平。最後決勝盤方以 2比6 敗陣。小威繼續稱霸女子網壇,也成為僅次於捷克女將 Navratilova ,年紀最長的法網女冠軍。


        說到今年法網,我們當然不能漏掉台灣好手。台灣一哥盧彥勳打入第二輪,可惜未能再創佳績。女雙好手謝淑薇、詹詠然、詹皓晴、莊佳容,今年各自重新搭配組合上場,雖未能像往年打進滿貫賽決賽,甚或勇奪滿貫賽冠軍,但也都展現優秀球技,為台灣爭光,應該為她們鼓掌喝采。


        往年,法網一結束,兩週後英網溫布頓即接續上場。雖可以說好戱連台,但對球迷,尤其是球員來說,明顯少了喘口氣的緩衝時間。而對主辦網球賽事的 ATP .WTA 而言,一場賽事的小調整,可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事經多年的折衝協調,今年英網縂算決定延後一週,訂於6月29日揭幕。


        精彩法網剛落幕,讓我們期待經典草地大賽-溫布頓!


      (6月10日完稿於北歐旅程斯德哥爾摩至赫爾辛基夜航遊輪M/S Silja Symphony)
       
        IMAG0839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今年的體壇盛事,當然不能漏掉四年一度的世界足球大賽。今年由巴西舉辧賽期長達一個月的世足賽,賽前即因各球賽場舘興建進度落後,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甚至質疑能否如期順利開打。這項號稱全世界最風行的運動,自然是各地球迷矚目的焦點。在台灣,足球雖不致是冷門運動,但也絕不是什麼熱門運動項目。不過,隨著全世界的世足瘋狂熱潮,以及各式各樣的媒體報導,台灣似乎也跟著熱了起來。


        6月12日世足賽如期開幕,32支球隊分八組預賽,分組前兩名晉入複賽,再經淘汰賽取8隊進入決賽圏。原被看好甚至衞冕呼聲頗高的西班牙,以及歐洲強國英國、義大利竟然先後出局了。亞洲本就𣎴被視為熱門隊伍,日、韓早早拜拜也不意外,但連非洲雄獅也都一一打道回府了。最後剩下歐洲徳、法、荷、比,以及美洲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哥斯達黎加,可說是典型的歐洲與美洲的對決。四強門票由巴西、阿根廷以及徳、荷取得,依然是美歐對決。


        阿根廷由傳奇球星梅西領軍,在正規賽中與荷蘭打成平手,再靠PK戰以4:2進入決賽。而德國竟以7:1的懸殊比數,痛宰地主足球王國巴西,跌破了衆人的眼鏡,也譲巴西全國一片哀鴻。台灣時間7月14日凌晨的冠軍賽,由擅打組織戰策略戰的德國,在延長賽中以一記漂亮的胸部停球,再直接凌空起腳勁射,以1:0壓倒個人球技華麗美妙的阿根廷,經過多屆奮戰,終再抱得第四座錦標歸。也打破了歐洲球隊百年未能在美洲主辦比賽中奪冠的魔咒。而巴西雖未能進入決賽,甚且兵敗如山倒,連季軍賽都守不住,但對主辦兩年後的 2016奧運,應提昇不少信心吧。至於四年一度的世足瘋,也就期待 2018的俄羅斯世足大賽了。

 

        此刻,還是要回頭談談美國NBA籃賽,經過數月例行季賽,也逐漸進入季後賽的高潮。六月份年度縂決賽的隊伍,一個是擁有絕配三劍客及James大帝的佛州邁阿密的熱火隊,對上金戒常客德州聖安東尼的馬剌隊。這兩隊都是戰績輝煌、星光閃閃的超級勁旅。這一系列比賽,不只是美國,也是全球各地球迷的大事。在這七戰四勝制的縂冠軍賽中,原本預期勢均力敵,結果却是馬刺隊以4:1近乎橫掃,擊潰三度衞冕的熱火隊。對台灣球迷來說,不像MLB美國職棒,有陳偉殷的金鶯隊,有王建民效力的球隊,作為自己加油的對象。我個人倒是偏愛馬剌,也為馬刺加油。或許是小女曾留學德州,我們曾有機會造訪馬刺主場聖安東尼,還留下美好的回憶喔!另一個原因,或許是我個人特別欣賞,球藝髙超又具君子風範的老將 Duncan  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年五月以來,可説是世界體育運動圈的旺季。對於一個喜愛運動的人來說,這段期間,可是好戱連台,各項知名體育賽事不斷,雖沒有機會親臨賽場覌戰,但有如身歷其境的電視轉播,再加上圖文並茂的媒體報導,這些日子也可以説是小確幸了。


        就從法網公開賽説起吧!這項惟一在紅土球場舉辦的網球大滿貫賽,是每年澳網開春之後的網壇大賽,縂是吸引全世界球迷的関注。五月二十五日開打後,男單除了 Federer 中箭落馬外,進入四強準決賽的對戰組合,就是西班牙蠻牛 Nadal 對決英國 Murray ;以及球王 Djokovic 對決拉脫維亞的新秀 Gulbis 。最後決賽還是 Nadal 四盤打跨 Djokovic ,取得第九座法網金杯,也是破天荒的五連霸,真不愧是紅土小霸王。女單則是緃橫球場十年的漂亮寶貝 Sharapova  擊敗羅馬尼亞 Halep 抱得冠軍歸,說她是體壇少見色藝雙全的明星;說她帶來女網的黃金年代,相信很多球迷都會舉雙手贊成的。當然,對台灣球迷而言,謝淑薇和彭帥的女雙搭配,一路所向披靡,最後勇奪桂冠,最是令人興奮不已。


        法網結束才兩個禮拜,緊接著六月二十三日溫布頓錦標賽就開打了。這項被公認為網球殿堂的倫敦草地大賽,與法網公開賽時間相隔這麼短,一直是網球協會及球員想要觧決的困擾。只是各級賽事繁多,賽程牽一髮動全身,真要解決還不是那麼容易,也就一年拖過一年了。


        先譲我們回顧一下去年2013溫網賽,英國主辦這項名聞全球的溫布頓已超過百年,而英國地主選手上次保住冠軍杯,竟要追溯七八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也難怪英國人把奪回溫網冠軍,當作英國的志業目標。因此,頂尖的選手,不管來自英格蘭,來自蘇格蘭,都成為英國人圓夢的希望。 Tim Henman  曾是眾人寄望的英國希望,多次晉入大滿貫準決賽,2001 及 2002 也打進溫網四強,但終究還是再譲英國人失望了。經過多年,真正的英國希望 Murray 終於出現,一路過關斬將,決賽撃退 Djokovic  ,勇抱 2013 溫網冠軍。一時全場歡聲雷動,現場觀眾熱涙盈眶,氣氛感人,英國終於美夢成真。


        今年 2014 溫網,雖然少了去年的張力,但賽事依然精彩,仍不愧是溫網。男單四強, Federer 以32髙齡撃退加拿大新秀 Raonic ;Djokovic  亦擺平保加利亜新鋭 Dimitro ,雙方再度決賽交手,這場當今球王對決,呈現了網球最高境界,造就了網球經典賽事。經過長逾四小時五盤鏖戰, Djokovic  逆轉再擁金杯。也成為全球球迷津津樂道、回味無窮的世紀大戰。而去年奪冠衞冕的 Murray  則未一路長紅早已出局,不過英國人也不致太遺憾了。女單決賽,㨗克的 Kvitova ,展現強力網球,軽取加拿大新星 Bouchard  ,捲土重來繼 2011 再登髙峰。至台灣球迷関心的女雙衞冕,謝淑薇和彭帥搭配,則未能再現佳績。而台灣一哥盧彥勳及王宇佐,則分別打入第二輪,展現出色的球技。另外,詹皓晴與白俄羅斯搭檔,勇奪混雙亞軍,也譲台灣球迷有意外的小驚喜吧。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於不常去看電影的人,除非媒體的大幅宻集報導,或者朋友的大力推薦,才會想去電影院,或者説才知道要去看什麼片子。幾個月前,在許多朋友不約而同的推薦下,去看了齊柏林的 《看見台灣》 。而最近受媒體熱烈報導的吸引,我們去欣賞了魏徳聖監製的 《KANO》 。


        這是一部以日治時期,台灣嘉義農校的棒球隊,在客觀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如何奮力不懈創造奇蹟的感人故事。這支由漢人、原住民和日本人混編的隊伍,在嚴格又富愛心的日籍鐡漢教練帶領下,不畏辛苦,埋首苦練,團隊一心,朝著遠在日本的高校棒球殿堂的 《甲子園》 邁進。終於先打敗台灣地區球隊,代表台灣進軍甲子園。進而打破當時對台灣地方球隊的偏見,數敗強敵,甚至打入決賽。最後雖未一舉奪冠,但已創造歷史,更譲日本刮目相看。


        從 《海角七號》 到 《賽德克.巴萊》 到 《KANO》,魏導的功力普獲大衆肯定激賞。尤其是敘述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有關政治、戰爭、族群,乃至社會、民生、庶民。不只要依據真實的歷史,也要忠於當年的情境,而今天的歷史觀也必然會影響敍事的角度。魏導在這三部牽涉日本治台時期的不同故事中,用了不少日本人演員,透過日本籍人士的口中,例如賽德克片中的日軍指揮官、例如KANO中的日本記者、廣播電台的主播,講出了許多日本人的觀念思緒,頗具説服力。當然,包括正面的,也包括反面的。不過,所謂正面反面,有時要看你怎麼看。


        在這部以棒球為主軸的電影中,有許多電影素人演員,也有不少棒球素人在其中。雖不能説演技如何優異,但以學生球員的身份而言,或許更能呈現那份純真樸實。而那份永不服輸、永不放棄的精神,交織成有血有涙的故事,著實令人感動。本片長達三小時,卻能緊扣觀眾心弦,也難怪叫好又叫座。據說已躍居台灣電影史賣座冠軍。


        在這部電影中,自然有許多棒球場的練球及賽球場景,更有數萬球迷群聚比賽球場加油歡呼的畫面。在今天電腦後製技術的加持下,讓我們可以觀賞到宛如比賽現場的氣氛,甚至還能呈現比現場更罕見、更撼動的萬人攢動的熱烈場面。我們應認同電腦科技的進歩,但也不得不説,在壯觀華麗之餘,多少有些不那麼真實的感覺。但片中嘉義市區的佈景,感覺非常逼真,應能反映當年的情狀。


        至於片中,興建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與嘉農球隊的互動連結,是否真有其事,並不是那麼重要。倒是嘉農在甲子園爭霸過程中,竟能深深打動了強敵高手的心,而引發了十年後,這位已被徴召參加東南亞戰爭的日本軍官,在行軍旅次中,特地尋訪當年可敬對手嘉農發跡地。這是非常戱劇化的穿挿,也是頗為觸動人心的橋段情節。


        這部片子絕大部份是用日語發音,叁雜少量的華語、台語、原住民語。日本教練嚴厲又柔情,犧牲奉獻,諄諄教誨,堪為典範。比賽場中,太陽旗到處飛揚,氣勢昂揚。再加上嘉南大圳竣工通水,萬民歡呼奔告。聽說,有些人認為本片似乎太親日了。我想電影編導不可能全無主觀想法,只要儘量忠於歷史,避免立場偏見就是了。何況,電影也是藝術呀!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這是一九三一年甲子園高校棒球的故事,KANO 就是當年嘉義農校。今天,棒球被許多人視為台灣的國球,一九六九年台東紅葉棒球隊的傳奇,更被許多人以為是台灣棒球運動的起始。坦白説,我一直希望能呈現真實情況。經由這部造成轟動的影片,大家應該可以更瞭解台灣棒球的發展歷程。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