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2359  

        今年清明掃墓時節,久未歸國的小妹及妹婿,特配合安排回台。台中親友更盛情籌辦了一場家族大聚會,久未晤面的親族家人,歡欣共聚一堂,場面熱烈而溫馨。


        台中是我們生長的地方,以往每次回到台中,總會儘量抽空尋訪早年生活的故居。希望能找回那早已消逝的歲月,追憶那塵封已逾一甲子的往事。


        這天清晨,沿着整治一新的柳川東西路,叄觀了老屋新創的台中文學館,漸漸進入了我們童年及學生時期舊居的生活圈。景物既熟悉卻又那麼陌生,它蘊涵著豊富的陳年逸事,還有數不盡的回憶。


        樂群街的日式宿舍舊居,雜亂荒蕪已有些時日,前些時,還聽說已拆除改建。等到真正面對一幢三層楼高的新房子,內心依然失落不捨,昔日優雅簡約的木造房子,已是無影無蹤,完全看不到任何老宅的模樣,心中思緒低迴,不禁神傷。


        信步轉到自治街,那邊巷子底,還有一戶更老舊居。我們在那居住比樂群街更早幾年,也就是說,我當時年紀更小了,對這裡的印象,只有模糊片斷的記憶。然而,這一天卻為我們帶來無比的驚喜,重新揭開童年幾已遺忘的點點滴滴。


        到了巷底,那日式殘破老房依然屹立,只是久經歲月洗禮。房內現住主人看到戶外幾位"資深公民"對着老房子比手畫腳,熱心出來打招呼。原來新主人向銀行承租開設文創工作室,還熱情邀請入內,我們不再只是屋外探視,這回竟然得以在漫長年月後重回老家,甚至觸摸到早年的一窗一扉,心中不由得澎湃起伏。


        我自己的童年印象多在樂群街,我是1950民國39年,住樂群街時進入忠孝國小,之前,全家在台中圖書館附近宿舍又住過一段時間,由此估算,我大約在1948左右住在這裡,算來大約3至5歲吧。大哥大我兩歲,有關舊居早年的記憶及童年的故事,自然比我的更為豐富多彩。


        當年屋前種有幾棵香蕉樹,住家就被我們暱稱為〈香蕉樹下、台語:香蕉脚〉。如今香蕉樹自然早已不見蹤影,後面庭院則仍見綠意,當年自種絲瓜,結實纍纍,清甜滋味,至今沒有忘記,依然令人回味。


        我們搬家幾次,無論住在何處,都與鄰居互動熱絡,小孩更是玩成一片,留下美好童年回憶。可是,當年在這裡,我印象中卻沒跟隔壁這一戶人家小孩玩,連大人好像也沒往來,印象中主人是一位表情嚴肅、聲音高亢的外省人。是否我年紀太小了,印象有誤,抑或反映了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氛圍。


        舊居附近忠孝國小,印象中當時有如軍營,學校一整排教室都住着軍人。從旁邊經過,都會聞到一股營區大鍋開伙很特別的廚房味道。校園內,正施工建造一個頗大規模的防空壕,我們這些小孩子,就在髙低土堆之間遊玩嬉戲。阿兵哥對我們這些小孩子,還算親切友善,並沒有斥責驅趕。如今回想起來,那段時間可是台灣現代歷史的重要部份呢!


       這真是一趟有些意外而又收穫滿滿的尋訪懐舊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